[发明专利]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均匀设计采样结合Nataf变换的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4427.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2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叶嘉俊;欧嘉俊;李阳昊;宁立;叶舒怡;阮琪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6F17/15 | 分类号: | G06F17/15;G06F17/16;G06N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粒子 优化 算法 均匀 设计 采样 结合 nataf 变换 数据处理 方法 数据处理系统 | ||
1.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均匀设计采样结合Nataf变换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电力系统进行数据识别,得到基础数据,所述的基础数据包括输入随机变量X=[x1,x2,...,xi,...xm]T的概率分布特性及其相关系数矩阵ρX;定义n为采样规模,定义m为输入随机变量的维数;定义为xi的累积分布函数;为的反函数;
S2:根据基础数据,通过均匀采样算法,得到第一优化数据;
S3:根据第一优化数据,通过奇异值分解和Nataf变换进行优化,得到第二优化数据;
S4:根据第二优化数据,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得到第三优化数据;
S5:根据第三优化数据通过潮流计算,得到节点电压D、支路潮流E的数字特征及对应的概率分布;
所述的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根据基础数据,随机定义生成向量n:h1,h2,…,hm;且满足h1=1,1hqn;且对任意i≠q,1q≤m,1hqn都有hi≠hq;
S2.2:定义多项分布中随机抽取m个独立同分布样本:η1,η2,…,ηm;
S2.3:定义Vm×n=(v1,…,vi,…,vm)T(vi=[vi1,vi2,…,vin]),其中,
式中,所述的{·}为取小数运算,wij与ηi相互独立;wij为[-0.5,0.5]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vi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所述的vij是vi中的元素;
所述的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将Vm×n通过第一转换公式转换为对应的独立正态分布样本矩阵Ym*n=[y1,y2,…,yi,…,ym]T(yi=[yi1,yi2,…,yin]);所述的第一转换公式如下所示:
yi=Φ-1(vi),i=1,2,…,m (2)
所述的Φ-1()为标准正态变量累积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S3.2:将相关系数矩阵ρX通过第二转换公式转换为ρZ,所述的第二转换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所述的ρXij为相关系数矩阵ρX中的元素;
S3.3:对ρZ进行奇异值分解ρZ=LLT,并得到Z*,所述的Z*通过下式进行表达:
S3.4:通过Z*计算得到具有相关性的随机变量X的初始样本矩阵X0=[x01,x02,…,x0i,x0j,…,x0m]T中的元素x0i,所述的x0i通过下式进行表达:
S3.5:根据初始样本矩阵X0得到相关系数矩阵
其中,所述的相关系数矩阵中的元素通过下式进行表达:
式中,所述的Cov()表示协方差;所述的Var()表示方差;
所述的S4包括以下子步骤:
S4.1:令每个粒子的ρbest=ρZ,其中ρbest中的最优值定义为gbest;
S4.2:令k=1,X1=X0、令min△ρbest=min△ρ,min△ρgest=min△ρ,min△ρbest1=min△ρ,min△ρgest1=min△ρ,令ρbest1=ρbest;所述的min△ρ通过下式进行表达:
S4.3:根据min△ρbest确定粒子的ρbest和gbest;
S4.4:更新粒子的速度li和位置xi;
S4.5:判断是否满足终止条件,通常为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或足够好的适应度值;若满足上述条件,则迭代终止,输出结果X1,执行S5;否则执行S4.6;
S4.6:对ρbest1进行奇异值分解并得到所述的通过下式进行表达:
S4.7:通过计算得到具有相关性的样本矩阵Xbest1=[xbest11,xbest12,…,xbest1i,…xbest1m]T,所述的Xbest1通过下式进行表达:
S4.8:通过样本矩阵Xbest1计算对应的样本矩阵的相关系数矩阵ρXbest1,令X1=Xbest1;其中,所述的相关系数矩阵ρXbest1中的元素通过下式进行表达:
S4.9:通过计算得到min△ρbest1,执行S4.3;
所述的S4.3包括以下流程:
S4.3.1:判断min△ρbest1是否小于min△ρbest,若是则令ρbest=ρbest1;若否则令ρbest=ρbest;
S4.3.2:判断min△ρbest1是否小于min△ρgest,若是则令gbest=ρbest1,若否则令gbest=gbest;
所述的S4.4包括以下内容:
通过下式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求得新的ρbest1:
式中,所述的i=1,2,3,.......,m;所述的d=1,2,3,......,m;所述的k为迭代次数;所述的ω为权重系数;所述的c1和c2为学习因子;所述的r1和r2是[0,1]范围内的均匀随机数;所述的为粒子i的运动速度,所述的所述的lmax是预设值,用于限制粒子i的速度;所述的为粒子i的位置;所述的为当前粒子i所搜索到的最优值;为整个种群搜索到的最优值;
所述的S4.5包括以下内容:
进行以下判断:
迭代次数大于s;
迭代误差min△ρbest1小于设定的误差Δ;
若满足上述判断中的任意一项,则结束优化过程,输出结果X1,执行S5;若上述判断条件都不满足,则k=k+1,执行S4.6;
所述的S5包括以下子步骤:
S5.1:采用牛顿-拉夫逊算法循环执行n次确定性潮流计算,得到节点电压D和支路潮流E的n组输出变量的计算值;
S5.2:统计得到节点电压D和支路潮流E的数字特征及对应的概率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4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缘网络和网络传输方法
- 下一篇:筛选闪存弱块的方法、装置和固态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