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柱总成及其设计方法和包括该B柱总成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3872.5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1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G06F30/15;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总成 及其 设计 方法 包括 汽车 | ||
1.一种B柱总成,所述B柱总成包括在所述B柱总成的延伸方向上依次设置的上部、中部,其中,所述上部用于与汽车顶盖横梁连接;所述B柱总成包括在所述B柱总成的厚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内板、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板的所述上部设置有塑性铰诱导结构,以使位于所述B柱总成上方的车顶边缘受到向车身内部施加的外力时,所述B柱总成上部在车顶变形安全位移范围内形成塑性铰;所述塑性铰诱导结构为在所述内板的上部通过横向进行隔断形成的横向缺口,以形成弯曲刚度近似为零的塑性铰;
所述B柱总成还包括增强件,所述增强件设置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并且所述增强件设置于所述横向缺口位置、或所述横向缺口上方并靠近所述横向缺口位置,以提高所述塑性铰上方的弯曲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件为圆管,所述圆管与所述横向缺口对应的所述外板的上方并靠近所述横向缺口的位置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圆管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外板的延伸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件为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横向缺口两侧的所述内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B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为焊接方式。
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B柱总成。
6.一种B柱总成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步骤:
S1: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定位加载装置,将加载装置定位在所述整车仿真模型的位于B柱总成上方的车顶边缘;
S2:加载装置沿垂直于下表面的法线方向向车身移动预设车顶最大位移的距离;
S3:在所述加载装置的上方的所述B柱总成的内板上设置塑性铰诱导结构;
S4: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获得载荷位移曲线,并根据载荷位移曲线判断所述加载装置在所述预设车顶最大位移的范围以内移动时所述B柱总成的中部是否提供有承载力;
若判断为所述B柱总成的中部未提供有承载力,上移所述塑性铰诱导结构的位置,并继续进行步骤S4;
若判断为所述B柱总成的中部提供有承载力,进入步骤S5;
判断所述预设车顶最大位移的范围以内移动时所述B柱总成的中部是否提供有承载力的方法是,根据载荷位移曲线在位移范围内是否出现较高的载荷第二个峰值F2;如果没有出现,判断为B柱总成的中部未提供有承载力;
S5:通过计算机辅助工程获得载荷位移曲线,根据载荷位移曲线检查车顶承受的载荷是否达到汽车整备质量的预设倍数;
当所述车顶承受的载荷达到汽车整备质量的预设倍数时,完成设计过程;
当所述车顶承受的载荷未达到汽车整备质量的预设倍数时,在所述B柱总成的所述内板和外板之间设置增强件,所述增强件位于所述塑性铰诱导结构对应的位置、或所述塑性铰诱导结构上方并靠近所述塑性铰诱导结构的位置,并继续进行步骤S5;
所述塑性铰诱导结构为在所述B柱总成的内板上部通过横向进行隔断形成的横向缺口,以形成弯曲刚度近似为零的塑性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B柱总成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倍数为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盐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8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脐带缆配重装置
- 下一篇: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