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植物绿色生长基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33631.0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辜再元;王京燕;丁锡峰;钱泽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41/62;A01G9/02;C05G3/20;C05G3/60;C05F17/20;C04B111/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姚宇吉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固体 废弃物 制备 植物 绿色 生长 基材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植物绿色生长基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酸盐水泥和多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得到原料,加入水搅拌得到混合浆料;2)在底层模具中加入混合浆料和双氧水,在低压鼓风条件下发泡,得到保水保肥层;在上层模具加入混合浆料和双氧水,在高压鼓风条件下发泡,得到类团聚体结构层;形成具有容纳槽的双层结构3)向双层结构投放微生物发酵液进行发酵;4)向发酵好的双层结构的容纳槽中填充营养种植层,得到植物绿色生长基材。本申请原料中包括固体废弃物,能够变废为宝保护环境,植物绿色生长基材中的固体废弃物能够作为植物和微生物的营养源,微生物和植物的代谢产物可以加速废弃物营养的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植物绿色生长基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绿化的重要性已逐步显现。
现有技术中多利用植物种植袋种植植物,这种方式水土容易流失,使用寿命短。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有采用混凝土来制作植物生长的基材。但现有技术的原材料为传统建材,不够环保,此外为了使植物可靠生长还需要额外配置大量的营养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植物绿色生长基材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植物绿色生长基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酸盐水泥、优质尾矿、椰丝、油枯、秸秆粉末、干禽畜粪便和底泥混合得到原料,在原料上加入水搅拌得到混合浆料;
2)在底层模具中加入步骤1的混合浆料以及第一浓度的双氧水,在低压鼓风条件下发泡,得到保水保肥层;在上层模具加入步骤1的混合浆料以及第二浓度的双氧水,所述第二浓度大于第一浓度,在高压鼓风条件下发泡,得到类团聚体结构层;类团聚体结构层在保水保肥层的上方,形成双层结构,且类团聚体结构层具有容纳槽;
3)待多个双层结构凝固成型后,堆叠成堆,调节双层结构,使双层结构的含水量在30%~50%,向双层结构投放微生物发酵液进行发酵;
4)向发酵好的双层结构的容纳槽中填充营养种植层,得到植物绿色生长基材。
本申请的方法中原料中,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是发泡水泥材料强度的主要来源;优质尾矿是填充料,用来减少水泥的和易性,提高了发泡水泥的抗渗能力;椰丝、油枯、秸秆粉末、干禽畜粪便和底泥均为添加料,是有机质及N、P、K营养源。除了硅酸盐水泥,优质尾矿、椰丝、油枯、秸秆粉末、干禽畜粪便和底泥均为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通过发泡和发酵手段实现了有效利用,具体的:优质尾矿经发泡和微生物发酵处理成为新型建材,节省了筑坝堆积的成本、降低了溃坝风险、降低了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经发泡和微生物发酵处理成为新型建材,变废为宝、改善环境;河底底泥经发泡和微生物发酵处理成为新型建材,分解了污染物、变废为宝、成为营养源。固体废弃物能够为微生物、植物提供良好的营养源及生长环境,可用于提升室内外多种不良环境的植被覆盖率。
实际使用时,植物绿色生长基材内的工业及农业固体废弃物能够作为植物和微生物的营养源,微生物和植物的代谢产物(如有机酸)可以加速废弃物营养的分解,又可以互相促进彼此的生长繁育(促生作用)。
双氧水为发泡剂,在鼓风条件下能够在材料内部产生泡沫从而形成闭孔或联孔结构,底层模具使用第一浓度的双氧水配合低压鼓风是为了形成闭孔及小孔径联孔结构,侧重蓄保性,兼顾透气透水性;上层模具使用第二浓度的双氧水配合高压鼓风是为了形成多孔径的联孔结构,侧重透气透水性,兼顾蓄保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体腻子缺陷区域机器人打磨轨迹在线规划方法
- 下一篇:搅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