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磨性改性SiO2 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3148.2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3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叶李兄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李兄 |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75/08;C08L33/16;C08K9/06;C08K7/26;C08F283/00;C08F220/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性 改性 sio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耐磨性改性SiO2‑聚氨酯超疏水薄膜,包括以下配方原料及组分:改性多孔中空SiO2、聚醚多元醇、十二烷基苯‑2,4‑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引发剂、催化剂、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三乙醇胺。该一种高耐磨性改性SiO2‑聚氨酯超疏水薄膜,中空结构的多孔纳米SiO2与氢氧化钠反应,使表面富含大量的活性羟基,很容易与十七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反应,改善了纳米SiO2在聚氨酯薄膜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增强了聚氨酯薄膜的韧性和耐磨性,十二烷基苯‑2,4‑二异氰酸酯为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接枝聚氨酯分子链,纳米SiO2表面的十七氟癸基长烷基链,赋予了聚氨酯薄膜优异的超疏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耐磨性改性SiO2-聚氨酯超疏水薄膜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的“荷叶效应”引起了人们对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超疏水材料表面具有自清洁能力、抗结冰结霜能力强、耐腐蚀性能优异、具有较高的减阻功能和高承载力,在通讯领域、军事领域、环境领域和能源领域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超疏水材料要求接触角大于150°,自清洁的原理是当水滴落到超疏水材料的表面时,散落在表面上的灰尘会被水滴吸附或者溶解,而水滴无法润湿到固体表面,即使有微小的倾角水滴也很容易从超疏水材料的表面滑落,从而带走附着的灰尘,起到自清洁的作用。
聚氨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聚氨酯材料主要有聚氨酯塑料、聚氨酯纤维和及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可以制成涂料、胶黏剂和革鞋树脂等产品,在家具家电行业、建筑行业、制鞋制革行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聚氨酯材料的疏水性能不高,可以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的方法来赋予聚氨酯材料超疏水性能,纳米SiO2具有三维网络结构,比表面积很大,活性很高,可以作为填充剂改善涂料、胶黏剂、塑料和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是纳米SiO2和聚氨酯中相容性较差,很容易团聚和结块,而影响聚氨酯材料的韧性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耐磨性改性SiO2-聚氨酯超疏水薄膜及其制法,解决了聚氨酯薄膜不具有超疏水性能,同时解决了纳米SiO2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很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耐磨性改性SiO2-聚氨酯超疏水薄膜,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配方原料及组分:3-6份改性多孔中空SiO2、40-57份聚醚多元醇、32-36份十二烷基苯-2,4-二异氰酸酯、1-2份1,4-丁二醇、1-3份引发剂、1-2份催化剂、3-7份甲基丙烯酸十三氟辛酯、2-4份三乙醇胺。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
优选的,所述改性多孔中空SiO2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向反应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3-0.8%的碳酸钠溶液和蚕丝,将反应瓶置于油浴锅中,加热至100-120℃,匀速搅拌1-2h,进行脱胶处理,将溶液过滤除去溶剂,使用蒸馏水洗涤固体产物,固体产物置于质量分数为40-50%的溴化锂溶液中,加热至40-50℃,匀速搅拌2-4h,过滤除去固体,取滤液置于透析袋中,加入蒸馏水进行透析除杂过程得到脱胶蚕丝,向反应瓶中加入蒸馏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两者体积比为5-12:1,加入脱胶蚕丝,匀速搅拌均匀后,将溶液置于低温恒温仪中,在零下10-零下20℃,冷冻20-30h,将冷冻液在室温下解冻,离心分离除去溶剂,固体物置于蒸馏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后,通过冷冻干燥除去溶剂,制备得到丝素蛋白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李兄,未经叶李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