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渗水板的地面系统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2797.0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肖泽鑫;谢君仪;刘纪保;徐玉钗;庞伟宏;庄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茵园林绿化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5/00 | 分类号: | E01C5/00;E01C5/06;E01C11/22;C04B28/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渗水 地面 系统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面系统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渗水板的地面系统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土方开挖形成土基层;步骤(2),铺设沙砾层;步骤(3),铺设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步骤(4),铺设土工布层;步骤(5),铺设中砂找平层;步骤(6),铺设渗水板形成渗水路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设有排水沟,渗水板的上表面开有若干排水孔,渗水板内部还开有若干与排水孔连通的排水槽,排水槽与排水沟连通;渗水板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磷石膏23‑35份;纤维2‑5份;水泥55‑70份;水30‑35份。本发明具有提高渗水板的排水效果的同时提高渗水板的抗压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面系统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渗水板的地面系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区步行道、广场建设、景区园路等路面均较多采用透水路面,从而使得雨水等地表径流可以渗透至基层甚至土壤中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现有的透水路面通常是采用透水混凝土面层结合其下透水混凝土基层和集配碎石垫层组成透水路面系统,使得雨水等地表径流可以由透水面层下渗至基层甚至土壤中。
虽然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确实也具备一定的透水效果,但为了保证路面的抗压强度,透水混凝土面层、透水混凝土基层以及集配碎石垫层均具备一定的密实度,因此,在遇到暴雨天气时,由于透水路面的透水率有限,从而可能会使得道路上的积水难以及时排出,甚至在暴雨的降水量比较大,延续时间比较长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引起城市的洪灾,因此,研发一种既具有渗水功能,也具有较高强度的渗水板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渗水板的地面系统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渗水板的地面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土方开挖并压实以形成土基层;
步骤(2),在土基层上铺设砂砾以形成砂砾层;
步骤(3),在砂砾层上铺设水泥与碎石拌和均匀的混合料,并养护成型以形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步骤(4),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铺设土工布以形成土工布层;
步骤(5),在土工布层上铺设水泥与中砂拌和均匀的混合料,并养护成型以形成中砂找平层;
步骤(6),在中砂找平层上铺设渗水板以形成渗水路面层;
所述砂砾层中设有排水沟,所述渗水板的上表面开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渗水板内部还开有若干与排水孔连通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排水沟连通;
所述渗水板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
磷石膏23-35份;
纤维2-5份;
水泥55-70份;
水30-3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渗水板上开设排水孔以及排水槽,有利于增大渗水板的排水量,使得路面更加不容易出现积水或引起洪灾;同时,通过采用磷石膏与纤维互相协同配合,还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渗水板的抗压强度以及防水性能,使得渗水板的抗压强度更加不容易受到水槽的影响,同时,使得水泥更加不容易受到水的侵蚀,有利于更好地延长渗水板的耐久性能,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渗水板的排水效果的同时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渗水板的强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砂砾层中的砂砾为18-25cm级配;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碎石为18-23cm级配;所述中砂找平层中的中砂为26-34cm级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茵园林绿化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茵园林绿化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