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硅胶辊及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2470.3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3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鹏;汪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明达胶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3/00 | 分类号: | F16C13/00;B29D99/00;B32B15/06;B32B15/18;B32B25/04;B32B25/14;B32B7/12;B32B1/0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孙燕波 |
地址: | 21444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硅胶 及其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液体硅胶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
a)底胶的制备:
取三元乙丙橡胶于60-80℃真空干燥12-24小时,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三元乙丙橡胶于搅拌室中搅拌充分混合,并利用挤出机于180-190℃加热进行熔融接枝,得到原料A;
将原料A溶于二甲苯中,于75-115℃加热1-3小时至完全溶解,再倒入丙酮中搅拌10-30分钟后,静置1-2小时,取溶液中的沉淀物于50-75℃真空干燥24小时,得到原料B;
将原料B与聚酰胺混合搅拌1-3小时,再加入硫化剂放置于开炼机中进行混炼,制得底胶;
b)面胶的制备:
取聚甲基硅氧烷和羟基封端聚甲基硅氧烷搅拌混合,再与硅酸乙酯和催化剂混合并加热至80℃,搅拌1-3小时,而后加入白炭黑继续搅拌45-75分钟,最后密封放入烘箱中于75℃烘干30-45分钟,制得面胶;
c)铁芯的制备:
取所需尺寸的铁芯,浸泡于甲醇溶液中10-20分钟,而后取出晾干;
d)第二胶水的制备:
取三元乙丙橡胶加入四氯化碳中,于室温搅拌20-36小时,再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于室温将混合物搅拌3-5小时,倒入甲醇中搅拌1-2小时后静置使溴化三元乙丙凝聚,然后取出加热至65-100℃进行干燥,取最终产物在甲醇中再沉淀以除去微量的四氯化碳和溴,最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升华干燥3天,得到第二胶水,即溴化三元乙丙橡胶;
2)包底胶:
在步骤1)中的铁芯外侧壁涂装第一胶水,取底胶在140-160℃下模压硫化20-30分钟,然后将其包裹在涂装第一胶水的铁芯外侧壁,得到基体A;
3)包面胶;
4)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硅胶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以下步骤:
在上述步骤中得到的基体A外侧壁涂装第二胶水,固化1-2小时待胶水成膜后,将已搅拌抽好真空的面胶倒在刮刀上,面胶随车床上胶辊的转动而涂装在底胶外表面,多余的面胶随被刮刀流下,而后观察涂装好的面胶外表面是否有气泡存在,若有,将气泡戳破后再次进刀,将面胶刮到刮刀上重新上胶,若无,退刀上胶,再次观察涂装好的面胶外表面是否有气泡存在,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刮刀上留有极少量面胶时,观察面胶的流动性,若面胶已无流动性,退刀,把刮刀上剩余的面胶包裹在基体A上,然后退刀,继续转动胶辊,直至液体硅胶完全无流动性,基本完成固化后,停止转动胶辊,最后静置摆放10-18个小时,制得基体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硅胶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将基体B包装,静置摆放64-80小时,待液体硅胶深层固化较完全后,利用砂轮和砂纸打磨,再进行刨光处理,得到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硅胶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水为氯丁橡胶胶粘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加工工艺制得的一种液体硅胶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明达胶辊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明达胶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4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加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共享电池系统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