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弱化波浪扰动的潜射导弹仿生弹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1703.8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1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春;孙金焕;孙潇伟;杜天宇;韩志武;任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15/20 | 分类号: | F42B15/20;F42B12/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弱化 波浪 扰动 导弹 仿生 弹头 | ||
1.一种可弱化波浪扰动的潜射导弹仿生弹头,由常规弹头前端(Ⅰ)、具有仿生沟槽的弹头中段(Ⅱ)和过渡连接的弹头末端(Ⅲ)自上而下排列,并顺序固接而成,其中常规弹头前端(Ⅰ)由p、q两点连成的曲线f绕po中心轴旋转一周形成,其厚度为3mm;具有仿生沟槽的弹头中段(Ⅱ)由q、b、r三点连成的曲线m绕po中心轴旋转一周形成基面,在基面基础上,加工圆弧形沟槽(1)和圆弧形外凸部分(2),由俯视角度看,圆弧形沟槽(1)和圆弧形外凸部分(2)依次交叠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环,从主视角度看,圆弧形沟槽(1)的顶点自上而下由q、a、r三点连成曲线l,圆弧形外凸部分(2)的顶点自上而下由q、c、r三点连成曲线n,整个具有仿生沟槽的弹头中段(Ⅱ)的厚度为3mm;过渡连接的弹头末端(Ⅲ)由r、s两点连成的曲线g绕po中心轴旋转一周形成,其厚度为3mm;所述常规弹头前端(Ⅰ)的曲线f方程为:
y=0.000004511*x^6+0.0003111*x^5-0.0082*x^4+0.1002*x^3-5949*x^2+1.029*x+50
其中:0≤x≤8.5mm;
所述过渡连接的弹头末端(Ⅲ)的曲线g方程为:
y=0.000004511*x^6+0.0003111*x^5-0.0082*x^4+0.1002*x^3-5949*x^2+1.029*x+50
其中:22.5mm≤x≤25mm;
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仿生沟槽的弹头中段(Ⅱ)的曲线m方程为:
y=0.000004511*x^6+0.0003111*x^5-0.0082*x^4+0.1002*x^3-5949*x^2+1.029*x+50
其中:8.5mm≤x≤22.5mm;
在基面基础上加工圆弧形沟槽(1)和圆弧形外凸部分(2),从俯视角度看,圆弧形沟槽(1)由长轴e1和短轴d1决定:
e1=θ1*D2,
d1=k1*(H4/2-|H4/2-H3|)/(|H4/2-H3|+j1),
其中:0k11;H2j110*H2;
圆弧形外凸部分(2)由长轴e2和短轴d2决定:
e2=θ2*D2,
d2=k2*(H4/2-|H4/2-H3|)/(|H4/2-H3|+j2),
其中:0k21;H2j210*H2;改变θ1、θ2、d1和d2的大小,将得到θ1=θ2,d1=d2或θ1≠θ2,d1≠d2的结果;
θ1为圆弧形沟槽(1)弧线对应角;θ2为圆弧形外凸部分(2)弧线对应角;H2为常规弹头前端(Ⅰ)的高度;H3为距弹头中段(Ⅱ)底端的截面高度;H4为具有仿生沟槽的弹头中段(Ⅱ)的高度;D2为圆弧形沟槽(1)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7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