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PM的3D流道冷却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1585.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6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丹;王斌;白宗旭;叶元鹏;张莉;张志伟;王凤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pm 冷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MPM的3D流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PM冷板、行波管、通液口、收集极底座和收集极3D流道拓展器;
所述收集极3D流道拓展器包括收集极3D流道拓展板和收集极3D流道拓展板盖,所述收集极3D流道拓展板上设置具有立体结构的收集极流道拓展板流道;所述收集极3D流道拓展板盖安装在所述收集极3D流道拓展板上,用于遮盖所述收集极流道拓展板流道;
所述收集极底座直接安装在所述MPM冷板表面上,所述收集极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收集极流体通道,且所述收集极流体通道为上下弯折路径,所述收集极底座上还设有收集极底座盖板,用于遮盖收集极流体通道;
所述收集极3D流道拓展器装配在所述收集极底座上,使得所述收集极流道拓展板流道与收集极流体通道导通,形成具有3D空间结构的流道;
所述行波管设置在所述收集极3D流道拓展器和所述收集极底座之间;
所述通液口设置在所述MPM冷板上,并与所述收集极底座连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PM的3D流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PM的3D流道冷却装置中还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收集极流道拓展板流道与收集极流体通道导通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PM的3D流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口上设置有双层密封圈。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MPM的3D流道冷却装置的MPM的3D流道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在外部流体进入MPM后,通过所述MPM冷板对外部流体进行分流;
外部冷却液进入所述MPM冷板后被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停留在所述MPM冷板内,一部分则流入具有3D空间结构的流道;
流入具有3D空间结构的流道的冷却液的流通路径为:MPM冷板→通液口→收集极底座→收集极流体通道→收集极3D流道拓展板→收集极流道拓展板流道→收集极3D流道拓展板→收集极流体通道→收集极底座→通液口→MPM冷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5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