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粘性液体自动分配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31362.4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吉娇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49/00;F04B53/00;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工业 自动化 系统 粘性 液体 自动 分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粘性液体自动分配泵,涉及泵机领域,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部设置若干并列的空腔,空腔内部底面与伸缩框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框与空腔连接处设置有排液孔,所述伸缩框顶端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排液孔均与导向滑筒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筒顶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泵壳顶端固定连接有架板,所述架板与空腔内的限位杆螺纹连接,本发明中,采用无风轮式泵机对黏性液体进行分配,设计伸缩框泵液,避免液体粘附在风轮或泵壳内壁导致层流而影响液体的均匀程度,使分配液体更加均匀,伸缩框采用六块钢板依次转动连接的正六边形状,使内部空间能够完全被压缩,提高单次泵液的精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粘性液体自动分配泵。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如化工生产、食品生产中,经常需要将具有黏性的油状液体进行分配,现有泵机是通过在泵壳内部设置有可快速转动的风轮抽空气,使一侧的压力降低,从而使液体由低势能位流向高势能位,。
专利号为CN100408983C公开了一种手动操作的发泡液体分配器,包括手动操作的发泡液体分配器附着在一个液体容器的顶部并且被手动地竖直往复操作以把液体从所述容器分配成一种泡沫。所述分配器包括一个液体泵腔和一个空气泵腔,它们分别地在压力下向所述泵的一个排放通道泵送液体和空气,在所述排放通道处液体和空气混合,产生从分配器分配出的泡沫。所述空气泵腔具有一个管阀,该管阀控制空气从空气泵排出到排放通道,并且通过把空气泵腔对分配器的外部环境开放使空气泵腔装入空气,
但是由于实际生产中具有黏性的液体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对于浓度较高的液体,存在黏性液体粘附在泵机的内部,使泵机内各部分密度不等而出现分层流动现象,影响液体分配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粘性液体自动分配泵,以解决上述高浓度液体分配中由于层流导致分配不均的技术问题。
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粘性液体自动分配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内部设置若干并列的空腔,空腔内部底面与伸缩框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框与空腔连接处设置有排液孔,所述伸缩框顶端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排液孔均与导向滑筒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筒顶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泵壳顶端固定连接有架板,所述架板与空腔内的限位杆螺纹连接;
通过伸缩框连接气缸,将伸缩框置于空腔内保证密封性,由气缸驱动伸缩框不断伸缩实现将黏性液体不断泵入泵出,在空腔内部设置限位杆,通过限位杆控制伸缩框的极限容积,改变伸缩框的单次泵液量,采用导向滑筒连接伸缩框,使伸缩框定向活动,无需在泵壳内部设置传动结构实现泵液,避免内壁粘附造成的分层而导致分配不均匀,伸缩框定向收缩,配合限位杆便于控制泵液量。
优选的,所述伸缩框形状为六块钢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的正六边形框架,所述伸缩框两侧与空腔的内壁两侧滑动连接,伸缩框底部的钢板与空腔内部底面固定连接;
正六边形的伸缩框具有结构规则的优点,伸缩框两侧与空腔内壁贴合,使竖截面为正六边形的伸缩框与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可活动的容纳液体的腔体。
优选的,所述钢板端部连接有间隔的轴套,位于相邻的轴套之间设置有轴槽,轴槽直径与轴套外径相同,相邻的钢板通过轴杆转动连接,位于轴槽开设有缺口;
钢板之间通过轴套、轴杆转轴连接,使收缩腔的腔体容积可随相邻板之间的角度变化而改变,且钢板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能够通过改变内部容积将液体泵入或泵出,轴槽处设置缺口使相邻的钢板之间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
优选的,六块所述钢板包括顶板,位于顶板两端连接的上侧板,所述上侧板底端连接的轴套外径为钢板厚度的两倍,上侧板外侧面其底端连接的轴套外侧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作用于目标检测系统的行人图像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配重移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