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9Ni钢两相区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1343.1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斌;陈永强;张如林;冉准;于大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9/00;C21D11/00;G01N23/2251;G01N23/20;G01N3/08;G01N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ni 两相 淬火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9Ni钢两相区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9Ni钢块体加工成4块70mm×80mm×14mm的钢板;S2、对钢板进行热处理:S3、将试样切成尺寸为14mm×14mm×3mm的金相试样,然后用冷镶嵌将金相试样镶成直径为32mm的圆柱形块体;S4、将试样进行表面处理;S5、将表面处理后的试样在扫描电镜上观察微观结构的相组成;S6、用XRD对马氏体(200)、(211)和奥氏体(200)、(220)、(311)进行扫描,算出回转奥氏体的含量;S7、将热处理后的工件按国标加工成冲击试样和拉伸试样;本发明通过探索两相区的淬火温度,可以得到在两相区温度为640℃保温30min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微观组织细小均匀,强度和低温韧性达到最佳的配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低温9Ni钢两相区淬火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不断在增长,人们对天然气的使用越来越感兴趣,尤其是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且高热量的能源。液化天然气(LNG)主要由甲烷和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气等次要组分组成,是一种清洁能源,因其丰富、多用途和清洁燃烧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作家用和工业燃料。但是,世界上储藏较大的天然气的地理位置一般都远离主要消费地区,所以,我们就需要大规模的储存和长距离的输送。由于物理原因,液化天然气通常温度为-162℃,由于温度较低,危险性比较高,对储存液化天然气的材料要求是非常的苛刻。这种材料需要保持较好的韧性和抗断裂能力,同时在室温下也要保持较高的安全性。使用的材料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以便减少建设容器壁所用的成本。
9Ni钢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首先开发出的Ni含量为9%的钢种,使用温度最低可达-196℃,是国际上建造液化天然气广泛使用的钢种。在低温的条件下,不仅能满足很高的强度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断裂能力。近年来,对9Ni钢的性能的研究比较多,其中包括强度、韧性、拉伸、压缩等性能。经过热处理后的9Ni钢具有更好的性能。因此,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式对9Ni钢的性能尤为重要。
现有的技术是将9Ni钢有两种:一种是先经过淬火+回火;另一种是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已有研究证明第一种方式的热处理后材料的性能不如第二种。关于第二种热处理方式已有很多研究者进行研究,包括淬火温度的选取、两相区淬火温度的选取、两相区保温时间的选取及回火温度的选取。9Ni钢的稳定性很大方面取决于回转奥氏体的含量,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两相区淬火等对回转奥氏体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现有的两种都有不足之处,前者的热处理方式较为简单,仅仅有淬火和回火,所得到的强度和低温韧性较低,后者的热处理方式所得到的材料性能较佳,但是研究人员一直对该方面的研究较浅,淬火和回火温度的改变对材料的性能影响不大,没有达到最佳的性能。而且对于不同成分的9Ni钢所选取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稍有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9Ni钢两相区淬火的热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9Ni钢两相区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9Ni钢块体加工成4块70mm×80mm×14mm的钢板;
S2、对钢板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规程为:
S2.1、将四块钢板加热到800℃保温1h,水冷;
S2.2、分别将淬火后的试样加热到610℃-700℃保温30min,水冷;
S2.3、将以上四个试样加热到570℃保温1h回火,空冷。
S3、将试样切成尺寸为14mm×14mm×3mm的金相试样,然后用冷镶嵌将金相试样镶成直径为32mm的圆柱形块体;
S4、将试样进行表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