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1302.2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5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波;刘志;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邹丽艳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级 冷却 数据中心 冷却系统 | ||
1.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单元和风冷单元,且所述的水冷单元和风冷单元之间叠设有多个服务器;
所述的水冷单元包括第一箱体,且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空间被第一隔板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所述的第一箱体内固定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热管,且所述的第一热管内填充有制冷剂;
所述的第一热管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位于第一箱体上部空间内的冷凝段和位于第一箱体下部空间内的蒸发段;
所述服务器的主要发热元件上设置有冷板,且所述的冷板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部空间相连,共同形成了冷却水循环回路;
所述的风冷单元包括第二箱体,且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被第二隔板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所述的第二箱体内固定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热管,且所述的第二热管内填充有制冷剂;
所述的第二热管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位于第二箱体上部空间内的冷凝段和位于第二箱体下部空间内的蒸发段;
所述第二箱体的下部空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所述的服务器相连通,所述的服务器和第二箱体的下部空间共同形成了气冷循环回路;
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冷却扇和第二冷却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单元和风冷单元的后侧设置有连接箱体,且所述的水冷单元、风冷单元和连接箱体共同形成了一开口朝向前侧的U型结构,所述的服务器位于所述的U型结构内,所述第二箱体下部空间的后端通过连接箱体与所述的服务器相连通,且所述的连接箱体内设置有散热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箱体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一上箱体和第一下箱体,所述的第一隔板设置于所述的第一上箱体和第一下箱体之间,所述的第二箱体从上往下依次包括第二上箱体和第二下箱体,所述的第二隔板设置于所述的第二上箱体和第二下箱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下箱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服务器一一对应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且所述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穿过所述连接箱体的前侧壁延伸至所述连接箱体的内部,所述服务器的后窗上设置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且所述的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穿过所述连接箱体的前侧壁延伸至所述连接箱体的内部,所述冷板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软管与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相连,所述的第二出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通过软管与对应的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相连,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之间的软管上均设置有循环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下箱体的后侧壁和左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服务器一一对应的第一进风管和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的第一进风管穿过所述连接箱体的前侧壁延伸至所述连接箱体的内部,所述连接箱体的前侧壁与所述服务器的后窗相对应的区域呈格栅状,服务器的右侧壁上设置有与对应的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箱体内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多个横向隔板,且所述的横向隔板将所述连接箱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多个与所述的服务器一一对应的子空间,每个所述的子空间内位于所述的服务器和第二箱体之间均设置有竖向隔板,且所述的散热扇设置于所述的竖向隔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分级冷却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的后窗和连接箱体的前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的第一进风管上位于所述的第一箱体和连接箱体之间套设有密封垫,所述的第一出风口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的第二箱体,且所述的第一出风口内设置有一左端开口右端封闭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右端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右侧壁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导风管的左端抵靠在对应的服务器的右侧壁上,且所述导风管的左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导风管的位于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部分上设置有多个漏风孔,所述导风管的圆柱侧面与所述第二箱体左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3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