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覆盖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1292.2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2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朴德荣;黄在永;金学喆;鲜于国贤;河泰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UTI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忠清南道礼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覆盖窗,对于柔性显示器用覆盖窗,以改善了可见性的柔性罩为技术要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窗,所述第一窗由玻璃形成且在所述柔性显示器的第一面上部形成;第二窗,所述第二窗由玻璃形成且在所述柔性显示器的第二面上部形成;折叠部,所述折叠部在所述第一窗及第二窗之间形成,且对应于所述显示器折叠的区域形成,并填充有透明树脂材料,其中,以与填充于所述折叠部的透明树脂材料连续的方式在所述第一窗及第二窗整面(Total Surface)形成透明树脂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覆盖窗,涉及一种使折叠部的边界部可见性,即,使由玻璃的镜面反射导致的肉眼可见性最小化并确保强度及折叠特性的柔性覆盖窗。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且为了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和各种消费者的需求,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显示产品,其中,对能够折叠和展开画面的柔性显示器的研究很活跃。
对于柔性显示器而言,从基本的能被折叠的柔性显示器出发,正在对弯曲、卷曲和延伸的形式进行研究,并且不仅是显示面板,对其施以保护的覆盖窗也要应该以具备柔韧性的方式形成。
这种柔性覆盖窗基本上应当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即便反复折叠,在折叠部位不应产生痕迹,且不应存在画质失真。
现有柔性显示器的覆盖窗,是在显示面板的表面使用了如PI或PET膜等高分子膜。
但是,就这种高分子膜而言,其机械强度弱,从而仅起到单纯防止显示面板产生划痕的作用,存在耐冲击性差、透过率低的缺点,且比较高价。
并且,这种高分子膜随着显示器的折叠次数越多,在折叠部位会留下痕迹,因此必然导致折叠部位受损。例如,在评价折叠极限(通常为20万次)时,会发生高分子膜的挤压或撕裂。
最近,为了克服高分子膜对覆盖窗的极限,正在进行对基于玻璃(glass)的覆盖窗的研究。
作为这种基于玻璃的覆盖窗的以往技术,有“折叠式显示装置”(韩国公开号10-2017-0122554),其提供了折叠部分以薄的方式形成的覆盖窗。
所述根据以往技术的覆盖窗,从被定义为厚度最小部分的折叠线,距离越远,覆盖窗的厚度以越厚的方式形成。即,就根据以往技术的覆盖窗的折叠部而言,呈现最小厚度区域以线条定义的曲线形态。
并且,在以往技术中,折叠部的最小厚度区域呈现为相对小的线条(折叠线),此时,若反复执行折叠,则在厚度较厚的部分折叠时发生破裂。
并且,对于曲线形态的折叠部而言,进行结构性组装时不容易对准中心,因此会产生组装公差而可能发生产品的质量低下以及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
并且,在以往技术中,在形成有作为覆盖窗的厚度薄的部分的折叠部的状态下,接合到平板显示面板上,此时在折叠部与显示面板的表面之间形成空间(空气层),从而不仅会产生因玻璃与空气层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导致的画面失真,而且由触摸笔的压力而会使折叠部分受损或者在折叠部分的临近部,显示面板之间的接合力降低,从而具有折叠部的耐久性下降的问题。
如此,对于基于玻璃的覆盖窗而言,在满足折叠特性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例如无画面失真,即使在触摸笔等的反复接触和一定压力下也应具备充分的强度等基本的物性要求,然而为了满足覆盖窗的强度特性,需要玻璃为一定厚度以上,且为了满足折叠特性需要玻璃为一定厚度以下,因此有必要对既能满足强度特性的同时也能满足折叠特性,并且无画面失真的最佳的覆盖窗厚度及结构进行研究。
并且,当玻璃为一定厚度以下时,钢化玻璃固有的质感会降低,对此也应加以考虑。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以用于提供在保持钢化玻璃固有的质感的同时,能够保持可以确保强度的合适厚度,而且还能满足折叠特性的覆盖窗。
基于这种必要性,本申请人曾经申请了“柔性覆盖窗”(韩国申请号:10-2019-0027399)专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UTI有限公司,未经UTI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