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1160.X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粱文家;刘学智;曹晨;张宸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美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08;B29C64/386;B33Y50/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吴慧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区坑梓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牙齿 矫正 及其 制作方法 使用方法 | ||
1.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矫正牙齿的软膜隐形矫治器和用于验证牙齿矫正效果的硬膜隐形矫治器(5),软膜隐形矫治器包括第一阶段矫正器(1)、第二阶段矫正器(2)、第三阶段矫正器(3)和第四阶段矫正器(4),矫正牙齿时依次使用第一阶段矫正器(1)、第二阶段矫正器(2)、第三阶段矫正器(3)和第四阶段矫正器(4)进行矫正,第四阶段矫正器(4)矫正完成后再佩戴硬膜隐形矫治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膜隐形矫治器(5)与第四阶段矫正器(4)的形状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膜隐形矫治器(5)的厚度与软膜隐形矫治器的厚度之差大于0.1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膜隐形矫治器(5)的厚度为0.85mm~1.0mm,软膜隐形矫治器的厚度为0.7mm~0.8mm,第一阶段矫正器(1)、第二阶段矫正器(2)、第三阶段矫正器(3)和第四阶段矫正器(4)的厚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膜隐形矫治器和硬膜隐形矫治器(5)均包括用于与牙齿连接的牙套主体(6),牙套主体(6)上设有与牙齿契合用于矫正的牙托(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矫正器(1)、第二阶段矫正器(2)、第三阶段矫正器(3)和第四阶段矫正器(4)上牙托(7)的大小依次递减,递减量为0.2-0.3mm。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为
步骤1.用口腔扫描仪对口腔上床和下床进行扫描,收集用户的牙床、牙齿数据;
步骤2.根据牙齿歪斜扭转的情况制定矫正方案,对步骤1中采集的牙床、牙齿数据进行修改设计软膜隐形矫治器,制造第一阶段矫正器(1)、第二阶段矫正器(2)、第三阶段矫正器(3)和第四阶段矫正器(4)进行逐步矫正;
步骤3.将制作软膜隐形矫治器的基材材料注入到3D打印机中,将步骤2中修改的牙床、牙齿数据导入到3D打印机中;3D打印机根据修改的牙床、牙齿数据使用基材材料打印用于与牙齿连接的牙套主体(6)和与牙齿契合用于矫正的牙托(7);
步骤4.在3D打印机中保留第四阶段矫正器(4)的牙床、牙齿数据,将制作硬膜隐形矫治器(5)的基材材料注入到3D打印机中,3D打印机根据第四阶段矫正器(4)的牙床、牙齿数据打印出硬膜隐形矫治器(5)。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隐形牙齿矫正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
S1.患者逐步使用第一阶段矫正器(1)、第二阶段矫正器(2)、第三阶段矫正器(3)和第四阶段矫正器(4)进行牙齿矫正,第四阶段矫正器(4)矫正完成后再佩戴硬膜隐形矫治器(5);
S2.当患者在佩戴硬膜隐形矫治器(5)时,如果出现佩戴不上或不贴合的情况,既可以判定矫正效果脱离预期;
S3.患者自己或医生会让患者重新佩戴之前的某一副矫正器,根据牙齿与矫正器之间的移动状况进行评估,进行倒追验证来判断是哪一阶段出现了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美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美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1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