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导航射频和注射联合消融柔性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1138.5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卢才义;陈越猛;张新龙;张煊浩;于晓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B18/00;A61B5/042;A61B5/00;A61B34/2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张然 |
地址: | 312399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航 射频 注射 联合 消融 柔性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导航射频和注射联合消融柔性导管,包括:磁导航射频消融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射频导管腔;注射消融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注射导管腔,注射消融管可移动地设于射频导管腔内。采用本发明,既能应用于射频消融手术,又能应用于注射消融手术,从而可以适用于治疗深浅不同的心律失常病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导航射频和注射联合消融柔性导管。
背景技术
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绝大多数类型心律失常的介入技术,具有成功率高、创伤性小、恢复快、能重复手术等优点。但是,由于射频消融治疗原理的限制,对于位于心壁深处和心外膜等部位的心律失常病灶,经心内膜消融的成功率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虽然可以采用经心外膜消融的方法加以补救,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需要穿刺心包腔、导管不能到达所有病灶、操作困难、容易损伤心外膜血管和神经等缺点,临床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而心内膜注射导管主要用于经心内膜基因治疗,很少用于治疗心律失常。临床上没有一种导管能同时完成射频消融和注射消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磁导航射频和注射联合消融柔性导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完成射频消融和注射消融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磁导航射频和注射联合消融柔性导管,包括:
磁导航射频消融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射频导管腔;
注射消融管,具有沿轴向贯通的注射导管腔,所述注射消融管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射频导管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磁导航射频消融管包括:
端电极,包括内筒、外筒、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内筒内套于所述外筒且与所述外筒间隔开,所述内筒的一端与所述外筒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内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筒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内筒的内周壁限定出第一射频腔,所述内筒的外周壁、所述外筒的内周壁、所述第一连接板、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限定出封闭的空腔,所述外筒设有多个贯通的盐水孔,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端电极导线接头和贯通的第一盐水通道;
消融管体,包括第二射频腔、第二盐水通道、第一导线通道、第二导线通道、以及第三导线通道,所述消融管体的轴向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射频腔与所述第一射频腔连通以形成所述射频导管腔,所述第二盐水通道与所述第一盐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导线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端电极导线接头延伸;
环电极,外套于所述消融管体,所述第二导线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环电极延伸;
磁铁环,外套于所述消融管体,所述第三导线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磁铁环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融管体的横截面为直径大于等于2毫米的圆形;和/或,
所述内筒的横截面为直径大于等于0.5毫米的圆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射频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消融管体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第二射频腔的横截面为直径大于等于1.6毫米的圆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电极为多个,所述第二导线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导线通道与多个所述环电极一一对应;和/或,
所述磁铁环为多个,所述第三导线通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导线通道与多个所述磁铁环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射消融管包括:
注射管体,具有沿轴向贯通的第一注射腔,所述注射管体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射频腔且所述第一连接板适于止挡所述注射管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梅奥心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