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水管段更新维护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0916.9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0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褚俊英;蒋云钟;丁相毅;郭新蕾;余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28;G06Q10/00;G06F113/14;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瑾;李连生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水 管段 更新 维护 决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水管段更新维护决策方法。在供水管网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包括五个步骤:基于历史数据计算管段失效率;基于供水管网水力学计算评价水量损失;构建供水管段更新维护的技术措施集合;计算各项维护措施的经济费用;管道更新维护措施的优选。该方法着眼于未来规划期,将经济分析与水力分析结合,提出了供水管网维护经济性的计算方法、基于经济性的优化决策技术,为供水管道维护措施优选提供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供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供水管段更新维护措施决策方法,对于供水管道的改造、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技术
供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管段设计、管段施工、压力异常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供水管网劣化失效现象不断出现,这是供水企业管理者面临的突出问题。传统的供水管段更新维护主要以被动维护为主,即漏损后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面对频繁出现的供水管段失效问题,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非开挖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供水管道实施主动性的更新维护日益受到重视。在管道尚未达到更换的寿命期进行更新维护往往面临多种技术选择,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行供水管段更新维护措施的量化优选,已成为供水管理者决策者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面向供水管段的寿命长、服务期长的特点,本发明提供给了一种基于经济性的供水管段更新维护措施决策方法。该方法着眼于未来规划期,将经济分析与水力分析结合,提出了供水管网维护经济性的计算方法、基于经济性的优化决策技术,从而为供水管道维护措施优选提供指导。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供水管段更新维护措施决策方法,在供水管网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与水力学计算,进行技术筛选与经济分析,得到更新维护措施的推荐方案,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步骤:
步骤一,基于历史数据计算管段失效率:
各供水管段的失效率主要基于历史资料确定,采用时间指数模型公式如下:
式中:BIj,t为供水管段j第t年单位管长的失效率,次/(年.m);BIj,0水管段j运行当年单位管长的失效率,次/(年.m);Gj,t为供水管段j第t年的管龄,年;t为时间,年,t=1,2,3…TN,TN为规划期总年份;A为管段失效率增长系数,主要与管道的材料和管径有关,A值一般为0.05~0.15,1/年。
步骤二,基于供水管网水力学计算评价水量损失:
水量损失具体包括两部分:
1)管段失效的直接水量损失,通过公式(2)进行计算:
SAj,t=Qj,t×KAj (2)
式中,Qj,t为供水管段j第t时间的流量,m3/h;KAj为供水管段j失效后导致的流量损失率;SAj,t为供水管段j第t时间失效导致的流量损失,m3/h;
2)管段失效的间接水量损失,通过公式(3)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0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