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30769.5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2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海;王勤美;李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1;G06T7/136;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像 处理 角膜 损伤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在蓝光照射下的滴有荧光素钠的角膜图像;
步骤S2、对角膜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来去除过亮和过暗区域,并分割出具有蓝、绿色的潜在区域;
步骤S3、通过blob分析获取潜在区域的位置信息;
步骤S4、对潜在区域进行颜色空间转换;
步骤S5、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分割出绿色的潜在区域,并作为受损区域;
步骤S6、对各个受损区域利用blob形状分析,以获得各受损区域的形状特征;
步骤S7、基于步骤S6所获得的各受损区域的形状特征,来筛选出角膜受损区,并输出角膜受损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所采集到的角膜图像为RGB彩色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的图像预处理具体为:
GR,且GTmin,且Min(R,G,B)Tmax (1)
在式(1)中,R表示红色分量,G表示绿色分量,B表示蓝色分量,Min(R,G,B)为红色、绿色、蓝色分量中的最小值,Tmin表示最小阈值,Tmax为最大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步骤S4中对潜在区域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后,会得到三维色彩信息,且任意两个颜色间的距离符合欧式空间距离,即距离小的点颜色差异小,距离大的点颜色差异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采用L*U*V*彩色空间,该彩色空间用三个分量表示颜色,即L*表示图像的亮度,U*和V*分别表示色差,公式如下所示:
U*=13L**(u′-0.19793943)
V*=13L**(v′-0.46831096) (2)
且在L*U*V*彩色空间,其a,b两像素点间的欧式空间距离Δd如下式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角膜损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S5中,选择欧式颜色距离最远的两个点作为初始类簇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07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