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准装置和制造对准线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0307.3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武田洋明;藤田浩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15/085;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准 装置 制造 线圈 方法 | ||
一种对准装置,所述对准装置用于以环形形状将线圈部段对准来形成对准线圈。每个线圈部段具有成对的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对准装置包括外夹具和内夹具。外夹具具有以径向方式布置的分隔构件。分隔构件以允许线圈部段的第一腿部中的每一个插入在成对的周向相邻的分隔构件之间的间隔隔开。内夹具具有孔形成构件,所述孔形成构件布置在外夹具的分隔构件的径向内侧。每个孔形成构件在其中形成有孔,该孔供线圈部段的第二腿部中的一个插入。此外,孔形成构件构造成相对于外夹具在周向方向上可旋转并且可径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对准线圈的对准装置和使用对准装置制造对准线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旋转电机,诸如电动汽车中使用的电动发电机。这些旋转电机具有定子,该定子包括由多个线圈部段(或电导体部段)形成的对准线圈。在制造定子的过程中,线圈部段以环形形状对准来形成对准线圈;然后将对准线圈组装到定子芯的槽中。另外,对准线圈也被称为临时组装线圈。
此外,还已知用于形成具有预定直径的对准线圈的对准装置(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2013-165540A号)。在通过对准装置形成之后,将对准线圈从对准装置中移除,并和其他与对准线圈具有不同直径的对准线圈组合,并且组装到定子芯的槽中。
一起组装在定子芯的槽中的对准线圈的直径从槽中的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逐渐增大。然而,已知的对准装置构造成仅形成具有预定直径的对准线圈。因此,为了形成具有不同直径的给定定子的对准线圈,有必要采用多个构造成分别形成对准线圈的对准装置。此外,给定定子的对准线圈的直径不同于其它定子的对准线圈的直径,该其它定子具有不同于给定定子的尺寸。因此,为了制造多个具有不同尺寸的定子,必须使用多个专用机器,每个机器包括多个对准装置,多个所述对准装置构造成分别形成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对准线圈。因此,提高了定子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面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各种直径的对准线圈的对准装置以及使用该对准装置制造对准线圈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准装置,用于以环形形状将多个线圈部段对准来形成对准线圈。每个线圈部段基本上是U形的,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成对的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以及将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连接的连接部。对准装置包括外夹具和内夹具。外夹具具有多个以径向方式布置的分隔构件。分隔构件以允许线圈部段的第一腿部中的每一个插入在一个周向相邻成对的分隔构件之间的间隔隔开。内夹具具有多个孔形成构件,多个所述孔形成构件布置在外夹具的分隔构件的径向内侧。每个孔形成构件在其中形成有孔,该孔供线圈部段的第二腿部中的一个插入。此外,内夹具的孔形成构件构造成相对于外夹具在周向方向上能旋转并且能径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对准装置如下操作以形成对准线圈。首先,根据在对准线圈的形成期间线圈部段的第二腿部将要分别位于的位置,来设定内夹具的孔形成构件的径向位置。然后,对于每个线圈部段,将线圈部段的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分别插入到外夹具的一个周向相邻成对的分隔构件之间的空间和内夹具的一个孔形成构件的孔中。此后,外夹具和内夹具相对于彼此旋转,使得插入外夹具的分隔构件之间的线圈部段的第一腿部沿分隔构件径向向内移动。接着,在线圈部段的第一腿部已经被移动到外夹具的分隔构件的径向内侧之后,对线圈部段进行按压以使线圈部段的第一腿部接近内夹具的孔形成部件,从而使线圈部段以环形形状对准来形成对准线圈。
利用对准装置的上面的构造,通过根据在对准线圈的形成期间形成一个对准线圈的线圈部段的第二腿部将要分别位于的位置来设定内夹具的孔形成构件的径向位置,可以形成各种直径的对准线圈。因此,可以使用包括对准装置的单个机器来形成给定电枢(或定子)的所有对准线圈。此外,还可以使用相同机器来形成具有与给定电枢不同尺寸的其它电枢的所有对准线圈。其结果是,不必使用多台专用机器来制造用于不同尺寸电枢的对准线圈。因此,通过所述对准装置的构造,可以降低制造各种直径的对准线圈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0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体成形装置及波形绕组线圈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笔针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