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8109.3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宁 |
| 地址: | 2313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外框、背光源及液晶面板,液晶面板具有显示面,其中:外框具有顶壁,顶壁平行于显示面,顶壁开设有沿垂直于显示面的方向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开口;背光源固定于外框的内侧,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板,第一驱动电路板具有电导通柱,电导通柱贯穿开口;液晶面板固定于顶壁背离背光源的一侧,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板,第二驱动电路板与电导通柱相接触并电导通,开口的范围较小,以使得整体强度较高,提高产品可靠性,背光源暴露较少,有效避免水汽和异物进入,减少LED短路不亮、膜材吸附褶皱、显示白点等问题发生,不会出现局部凸出,使得机壳无需进行特殊避让,加强机壳一致性,提高产品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领域,背光源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以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发光,以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质量轻、厚度薄、底功耗和辐射小等特点,成为各种显示装置的主流。
目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外框以及设置在外框内的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的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引脚,部分柔性电路板以及引脚穿出外框并反折后与液晶显示面板的主电路板搭接导通,以实现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连接,但是这种搭接导通的方式需要在外框上进行开窗,并且开窗范围较大,导致外框的整体强度下降,进而造成产品可靠性较低,并且由于背光源的部分柔性电路板等部件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在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可靠性测试时水汽和异物易进入,导致背光源的LED易发生短路不亮(模组工作状态)、膜材吸附发生褶皱、显示白点等问题,进而造成产品良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液晶显示装置产品可靠性和产品良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外框、背光源及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具有显示面,其中:
所述外框具有顶壁,所述顶壁平行于所述显示面,所述顶壁开设有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的方向贯穿其厚度方向的开口;
所述背光源固定于所述外框的内侧,所述背光源包括第一驱动电路板,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板具有电导通柱,所述电导通柱贯穿所述开口;
所述液晶面板固定于所述顶壁背离所述背光源的一侧,所述液晶面板包括第二驱动电路板,所述第二驱动电路板与所述电导通柱相接触并电导通。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第一驱动电路板上的电导通柱贯穿顶壁上的开口,并与第二驱动电路板相接触导通,以实现背光源和液晶面板的电连接,通过在外框中延伸方向平行于显示面的顶壁上设置开口,并且该开口仅用于电导通柱的穿过,与现有技术中用于柔性电路板以及引脚的反折的外框侧边开槽破口,开口的范围较小,以使得外框的整体强度较高,进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通过电导通柱引出与现有技术中外露引脚相比,一方面能够减少背光源的暴露,有效避免在液晶显示装置进行可靠性测试时水汽和异物易进入,从而减少背光源的LED短路不亮(模组工作状态)、膜材吸附褶皱、显示白点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液晶显示模组不会出现局部凸出,使得整机机壳对应位置无需进行特殊避让,加强整机机壳一致性,提升机壳强度,提高抗跌落能力,进而提高产品良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板包括正极触点、负极触点,所述电导通柱包括正极电导通柱和负极电导通柱,所述正极电导通柱固定设置于所述正极触点,所述负极电导通柱固定设置于所述负极触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正极触点、负极触点以及与正极触点、负极触点相对的正极电导通柱和负极电导通柱,以实现第一驱动电路板的正负极引出,使得第一驱动电路板的线路布局较为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触点具有用于表面贴装的第一贴装面,所述正极电导通柱层叠于所述第一贴装面;和/或,所述负极触点具有用于表面贴装的第二贴装面,所述负极电导通柱层叠与所述第二贴装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钢构建筑物
- 下一篇:洗碗机及其杀菌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