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酶固化材料的桥头路基过渡段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8004.8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管泽斌;左珅;姜鹏;崔新壮;于淼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E01C3/06;E02D3/12;E02D3/00;C12N1/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平 |
| 地址: | 2503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物酶 固化 材料 桥头 路基 过渡 土路 处理 方法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生物酶固化材料的桥头路基过渡段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包括预先扩大化培养生物酶材料,然后运用生物酶材料进行桥台台后填土和过渡段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和处理。所述的生物酶为铁细菌和碳酸盐矿化细菌组成的A型生物酶材料。本发明创新性地解决桥头过渡段软土地基的土体强度问题,增加了台后填土和路基之间的粘结强度,提升了桥头过渡段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桥头过渡段土体的抗剪强度,保证了桥头过渡段的整体性,缩短了施工周期,由于材料使用的是天然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并且不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毒害和污染,操作简单,施工和易性较高,有助于施工技术的革新和交通工程领域的进步,创造更多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运用生物酶材料的桥头路基过渡段软土 路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 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 公知的现有技术。
桥梁作为一种基础交通设施,在交通要求快速发展的今天得到越 来越多应用,无论是城市高架路、还是跨河、跨海的大型桥梁都是其 具体体现。桥台有稳定桥头路基、使桥头线路和桥上线路可靠而平稳 地连接的作用,桥台和桥头路基的稳定对桥梁整体的安全有重要意 义。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桥梁工程的规 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与此同时,施工环境也变得越来越为复杂,在这 种发展背景下,一定要对公路工程桥头路基过渡段软土路基处理措施 方法给予高度重视,以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但发明人发现: 传统的修筑方法总是大量采用水泥混凝土等材料往往存在技术经济 性低、施工成本高等缺点,而化学灌浆技术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他基础学科领域之间产生接触,生物技术尤 其是微生物材料技术以其环保无污染、工程和易性的特点与基础工程科学间的互 相结合、共同发展也日渐增多,科学家们从蚂蚁用生物酶构筑蚁巢结构这一自然 现象中发现部分微生物霉菌分泌的物质能够结合周围环境中土颗粒,形成具有一 定强度的土基,这一发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工程技术与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解决桥头路基过渡段软土路基强度的问题, 在充分参考查阅现有的技术资料前提下,提供一种基于生物酶材料的桥头路基过 渡段软土路基强度方法及施工工艺,能够快速施工,降低成本和人工,同时环保 安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生物酶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铁细菌20-40份和碳酸盐矿化菌0-20份。
本发明寻找到一种微生物酶用于桥头过渡段软土地基的土体改良,尤其是适 用于易产生较大沉降的软土路基的加固处理,将会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用生物酶材料固化桥头过渡段软土路基 的施工工艺,包括:
铺筑填料的处理;
夯实基底处理;
堆砌台阶;
对第一层路基实施填筑,并加入生物酶材料;
对第二层路基实施填筑,并加入生物酶材料;
对桥侧锥坡进行填筑,并加入生物酶材料;
压实。
本发明找到一种改良效果好、施工简单、成本低且环保,并在能够保证结构 强度的同时能够快速施工的工艺,有效提高了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任一上述的生物酶材料在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中 的应用。例如:城市高架路、跨河、跨海的大型桥梁建设等,特别适用于公路工 程桥头路基过渡段软土路基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