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准定位报警设备及云管理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5814.8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2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军;汤荣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G01C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赵孟琴 |
| 地址: | 200941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准 定位 报警 设备 管理 平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定位报警设备,包括方形盒体,设于所述方形盒体外侧的左悬臂、右悬臂,设于所述方形盒体底部的腿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方形盒体背部的固定机构;所述方形盒体内设有PCB、无线充电线圈、红外传感器;所述PCB上集成有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通讯模块以及降压模块,所述降压模块用于为该控制模块提供电源;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降压模块导线连接,且该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降压模块之间串联设有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该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则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I/O接口导线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精准定位报警云管理平台。本发明的定位报警设备在固定手机的同时,能为手机充电,还能实现车辆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定位报警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准定位报警设备及云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车载设备多种多样,例如车载终端支架、车载充电器、车载定位器等。
现有车载设备通常为专用设备,功能较为单一。例如所述车载定位器借助卫星定位技术采集车辆的位置信息,再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云端或者其他终端设备,以实现对车辆位置的追踪。
现有的车载定位器通常为一方形设备,接入电源或者安装电池后放置在车辆的某一位置。该车载定位器的放置位置不是固定的,容易移位,或者放置位置不恰当,均会影响该车载定位器的定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车载定位器的定位精度容易受到放置位置的影响以及功能单一的缺陷,提出一种精准定位报警设备。本发明的一种精准定位报警设备,包括方形盒体,设于所述方形盒体外侧的左悬臂、右悬臂,设于所述方形盒体底部的腿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方形盒体背部的固定机构;
所述方形盒体内设有PCB(印刷电路板)、无线充电线圈、红外传感器;
所述PCB上集成有控制模块、GPS(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模块、通讯模块以及降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不同的I/O(输入/输出)接口与所述GPS定位模块、通讯模块及红外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电源端电性连接,用于为该控制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导线连接,且该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降压模块之间串联设有第一光电耦合电路,该第一光电耦合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则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I/O接口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悬臂的一端均为“凹”形连接部,插设于所述方形盒体内,且左、右悬臂的“凹”形连接部互相咬合,所述“凹”连接部的一侧内壁上均设有齿条;该左、右悬臂的另一端均为凸出于所述方形盒体的,且向前弯折的臂部;
所述腿部支架的上部设有条形通孔,插设于所述方形盒体内,且所述条形通孔的一侧内壁上设有齿条;该腿部支架的下端设有向前折弯的“钩”形腿部,且该“钩”形腿部凸出所述方形盒体;
所述左、右悬臂及所述腿部支架的齿条同时与第一齿轮咬合,所述第一齿轮与蜗杆配合,所述蜗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降压模块的输出端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与降压模块之间串联设有第二光电耦合电路,该第二光电耦合电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一I/O接口导线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蜗杆之间还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借助该第二齿轮与蜗杆传动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于所述方形盒体的前侧内壁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探头贴近所述方形盒体的前侧内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夹臂,所述夹臂的连接部的内侧套设有转向轮,该夹臂的连接部的外侧套设有夹紧螺母,且通过所述夹紧螺母夹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5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