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质量回收利用水解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5800.6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9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发蓉;杜国华;曹鹏;熊怀忠;张小倩;周春勇;吴彭森;和奔流;孙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23/047 | 分类号: | C01G23/047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明环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量 回收 利用 水解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钛白粉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质量回收利用水解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机械解聚:将水解垢与球磨介质混合,加水后进行湿球磨,采用325目以上的筛子进行过滤,得到机械解聚物料;2)一次净化:将机械解聚物料进行一次漂洗,得到一次漂洗后偏钛酸;3)化学解聚:将一次漂洗后偏钛酸打浆后,加入8‑20wt%的可溶性钡盐,固液分离,得到化学解聚物料;4)二次净化:将化学解聚物料进行二次漂洗,得到二次漂洗后偏钛酸;5)回收利用:将二次漂洗后偏钛酸直接进行后续处理,或者与水解二洗饼掺和后进行后续处理,得到金红石钛白粉。本发明方法可实现水解垢的高质量回收利用,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白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质量回收利用水解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水解环节因为水解锅设备设计、锅壁材质和冲洗装备等多因素,造成水解锅内壁粘附着50-100cm的水解固相物,也称为水解垢,因为其结构坚硬、铁含量高、钙杂质多,难解聚,较难回收利用。
水解垢目前常规的处理方法包括:与钛石膏一起堆放垃圾场,直接丢弃;或者贱卖给下游钛质量要求很低的行业,减少了环保压力,实现了少量的经济效益,但很难实现与钛白粉对等的经济效益。专利文献CN106745232A公开一种水解垢的回收利用方法,将水解垢干燥后,粉碎,与钛精矿混合进行酸解,用于制备钛液,回收其中的部分钛。但是该方法存在回收成本高、工艺流程长、钛回收率低等现实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质量回收利用水解垢的方法。实现钛资源的高质量回收利用,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质量回收利用水解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机械解聚:将水解垢与球磨介质混合,加水后进行湿球磨,采用325目以上的筛子进行过滤,得到机械解聚物料;
2)一次净化:将机械解聚物料进行一次漂洗,得到一次漂洗后偏钛酸;
3)化学解聚:将一次漂洗后偏钛酸打浆后,以二氧化钛的量计,加入8-20wt%的可溶性钡盐,固液分离,得到化学解聚物料;
4)二次净化:将化学解聚物料进行二次漂洗,得到二次漂洗后偏钛酸;
5)回收利用:将二次漂洗后偏钛酸直接进行后续处理,或者与水解二洗饼掺和后进行后续处理,得到金红石钛白粉。
本发明中,所述球磨介质可以为锆珠、陶瓷珠等高硬度珠子,也可以是两种珠子的混合物,两种珠子可采用任意比例混合。所述球磨介质的直径可以为8-20mm。
优选地,所述水解垢与球磨介质的混合质量比为1∶3-2∶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解垢与球磨介质的混合质量比为1∶1。
优选地,所述水的加入量与水解垢的质量比为1∶3-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的加入量与水解垢的质量比为1∶3-1∶2。
优选地,湿球磨的时间为30-150min,更优选为60-120min。
根据本发明,步骤2)中一次漂洗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二氧化钛的质量计,将解聚物料打浆至浓度为300-350g/L,先添加硫酸,控制漂洗料浆硫酸浓度为65-150g/L,再添加三价钛,控制漂洗料浆三价钛浓度为1.5-3g/L,再水洗,控制洗水量为二氧化钛质量的10倍,得到一次漂洗后偏钛酸。一次漂洗可有效去除铁及有色杂质,铁去除率达到99%以上,得到杂质较低的偏钛酸。
本发明中化学解聚过程中,一次漂洗后偏钛酸的打浆浓度不作特别限定,优选为200-400g/L。固液分离可以为沉淀、离心分离,或静置分层。优选地,所述可溶性钡盐为氯化钡、硝酸钡和碳酸钡中的至少一种。通过化学解聚,一次漂洗后偏钛酸中的硫酸根变成硫酸钡沉淀,与偏钛酸进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未经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58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