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漆涂装在金属表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5053.6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6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焦倩;邱景;高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费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14 | 分类号: | B05D7/14;B05D7/24;B05D5/00;C09D163/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 37242 | 代理人: | 封代臣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漆涂装 金属表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漆涂装在金属表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油,然后对其进行磷化处理,将制备好的羟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混合物和聚酰胺涂覆在其表面,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稳定的金属表面漆膜。所选羟基化石墨烯表面含有羟基,增强了和环氧树脂相溶性能;且羟基化石墨烯在球磨的作用下与环氧树脂中形成鳞片结构,发挥鳞片结构的迷宫效应,制备出高防腐性能的复合涂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树脂漆涂装在金属表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受周围介质的影响而产生腐蚀,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广泛使用的防腐方法是将涂料涂布在金属表面阻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然而使用单纯的涂料并不能很好的起到防腐作用,因此常常需要添加填料以增强涂料的防腐性能。
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高的羟基和醚键,故涂膜的耐化学性好,耐碱性好。环氧树脂中有极性基团的存在,使涂膜会有一定的亲水性,如果配方选择得当,也能得到耐水性良好的涂膜。但单纯的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因成分简单,在长期的高盐的海水环境中做防腐涂层还是不能长时间防腐,需要定期更换涂膜。对于船舶等大型设备来讲,更换涂膜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平面复合材料,其特殊的单原子层决定了它具有丰富而新奇的物理性质。研究表明,石墨烯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质,力学性能及可加工性。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诸多优异性能,在改善环氧树脂的耐腐蚀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在制备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过程中,由于尺寸效应,石墨烯之间易发生团聚现象,并且环氧树脂基体黏度较大也易导致石墨烯分散不均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墨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环氧树脂漆涂装在金属表面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氧树脂漆涂装在金属表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待处理样品依次在二次去离子水、乙醇、二次去离子水中超声三分钟,然后用氮气吹干,备用;
(2)将处理后的金属样品放于磷化液中进行磷化处理,磷化时间为15min;磷化液的组成为:磷酸二氢锰铁盐20g/L,磷酸二氢锌40g/L,硝酸锌50g/L,氯化钠3g/L,氧化锌3g/L,溶剂为水;
(3)将45-50份液体环氧树脂和50-75份环氧树脂溶剂经搅拌混合,得到澄清的低粘度环氧树脂溶液;再将0.5-5份羟基化石墨烯混合进环氧树脂溶液中,并装入卧式球磨机的球磨罐中,在转速为400-600R/min,经过48-72h球磨后得到分散均匀的羟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溶液;
(4)将分散均匀的羟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溶液放置于真空烘箱内,在 0-80℃下进行溶剂除去,得到羟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混合物;
(5)将上述磷化好的产品经过5min的超声清洗后用吹风机吹干,然后将羟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混合物和聚酰胺涂覆在其表面,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稳定的金属表面漆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选羟基化石墨烯表面含有羟基,增强了和环氧树脂相溶性能;且羟基化石墨烯在球磨的作用下与环氧树脂中形成鳞片结构,发挥鳞片结构的迷宫效应,制备出高防腐性能的复合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环氧树脂漆涂装在金属表面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待处理样品依次在二次去离子水、乙醇、二次去离子水中超声三分钟,然后用氮气吹干,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费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费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5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