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静态功耗的上下电复位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24858.9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汪雪琴;马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22 | 分类号: | H03K17/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蒋芳霞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静态 功耗 上下 复位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静态功耗的上下电复位控制电路,无静态功耗的上下电复位控制电路包括上电复位控制子电路及下电复位控制子电路;所述上电复位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第一分压检测单元及锁存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用于分压,检测所述电源上电;若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与所述锁存控制单元间的第一节点电压达到所述锁存控制单元的预设阈值电压,所述锁存控制单元输出复位信号,同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关断。本发明将电路结构优化,利用电阻分压关系,得到确定的上电检测电压点;再利用基本逻辑单元以及反馈结构,在上电复位过程完成后,关断分压检测单元,从而达到无静态功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静态功耗的上下电复位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上电复位电路为延时型上电复位电路,一般采用电阻与电容串联结构。在电源上电阶段,利用电阻电容串联来达到一定的延迟时间。经过预设延时时间后,释放上电复位信号。这种阻容串联的上电复位电路存在以下弊端1)由于是利用RC延时原理,不是对电源信号电压值进行的检测,所以没有固定的上电电压检测点。因此对于缓慢上电的电源来说,会导致预设延时时间小于实际上电时间。即上电复位电路在电源还未达到所需电压值时,就输出了复位信号。2)若设计足够大的延时来满足快慢上电的需求,则会导致需要较大的片内电阻与电容,会占用芯片较大的面积,从而导致成本增加。3)若采用固定电压检测方式,则会在上电复位完成后还有静态电流的消耗,用于维持固定电压。因此,发明一种无静态功耗的上下电复位控制电路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静态功耗的上下电复位控制电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静态功耗的上下电复位控制电路,包括上电复位控制子电路,所述上电复位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控制单元、第一分压检测单元及锁存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所述锁存控制单元及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与所述锁存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用于分压,检测上电;若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与所述锁存控制单元间的第一节点电压达到所述锁存控制单元的预设阈值电压,所述锁存控制单元输出复位信号,同时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关断;
所述无静态功耗的上下电复位控制电路还包括下电复位控制子电路,所述下电复位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二开关控制单元、第二分压检测单元及逻辑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开关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分压检测单元、所述电源及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及所述锁存控制单元电连接;
所述锁存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第一三态反相器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电连接形成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信号端电连接形成第二节点,所述第一三态反相器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信号端电连接形成第三节点,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第一三态反相器的输出信号端电连接形成第四节点,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输出信号端电连接形成第五节点,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入信号端与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输出信号端及所述第一三态反相器的使能信号端电连接形成第六节点,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输出信号端与所述第四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的输入信号端分别与所述第五节点、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及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PMOS管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输出信号端及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分压检测单元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泛海三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