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蓄热膨胀双层气囊的河道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4588.1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吕超;李宁;曹峻霄;赵海涛;杨立鹏;刘浩;陈祥义;张建聪;侯文杰;杨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超;李宁;曹峻霄;赵海涛;杨立鹏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H02J7/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0 | 代理人: | 耿恩华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蓄热 膨胀 双层 气囊 河道 清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蓄热膨胀双层气囊的河道清洁装置,包括两个用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体、用于将两个船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架、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用于将河床沉积在泥沙中的塑料制品分离的垃圾分离机构和用于将分离出来的塑料垃圾收集的垃圾收容机构,两个所述船体均漂浮在水面上,涉及环保领域。该基于蓄热膨胀双层气囊的河道清洁装置针对河床上容易被缠绕的塑料垃圾,设计特殊可以分离并收集这些垃圾的特殊结构,通过高效的配合,针对性收集塑料垃圾,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河道底部都会沉积一些沉积的塑料垃圾,塑料垃圾容易纠缠在砂石中,难以再次浮出水面,难以被发现和清理,在一定程度上对河道床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蓄热膨胀双层气囊的河道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瘀堵,河床上塑料垃圾越来越多是比较常见二期而比较难清理的工程,由于塑料带在水中随着内部包裹着水或者其它异物会下沉到河床上,塑料垃圾难易降解,对河床造成污染,目前对与河道的清理主要采用漂浮式的,利用水流或者传输装置将水面或者水下垃圾进行传输收集,这种方式对浮于表面的垃圾可以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但是对于水下尤其是沉积在泥沙,或者绑在砂石中的塑料垃圾则难以起到任何的作用,而且,塑料垃圾比较柔软,当遇到一些畸形的河底异物的时候会缠绕在上面,更加难以分离出来,一般的河道底部都会沉积一些沉积的塑料垃圾,塑料垃圾容易纠缠在砂石中,难以再次浮出水面,难以被发现和清理,在一定程度上对河道床造成污染,所以需要一种基于蓄热膨胀双层气囊的河道清洁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蓄热膨胀双层气囊的河道清洁装置,解决了一般的河道底部都会沉积一些沉积的塑料垃圾,塑料垃圾容易纠缠在砂石中,难以再次浮出水面,难以被发现和清理,在一定程度上对河道床造成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蓄热膨胀双层气囊的河道清洁装置,包括两个用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体、用于将两个船体连接起来的连接架、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用于将河床沉积在泥沙中的塑料制品分离的垃圾分离机构和用于将分离出来的塑料垃圾收集的垃圾收容机构,两个所述船体均漂浮在水面上,所述连接架固定连接在两个船体之间,所述船体上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船体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垃圾分离机构设置在连接架上,所述垃圾收容机构设置在船体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垃圾分离机构包括电机、套管、旋转盘、若干个甩杆和若干个撞击球,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的表面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表面铰接有若干个甩杆,若干个所述甩杆在旋转盘的表面呈圆周分布。
优选的,所述甩杆远离旋转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球,所述撞击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撞击齿,所述甩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套网,所述弹性套网是由纵横交错的多个弹簧编织而成,所述弹性套网的孔径比撞击球的直径小,所述弹性套网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倒钩刺,所述倒钩刺的刺尖朝向倾斜向下。
优选的,所述垃圾收容机构包括臭氧发生器、高压水泵、输气管、环管、若干个压力喷管、上层收容囊和下层收容囊,所述环管固定连接在套管上,所述高压水泵固定安装在船体上,所述臭氧发生器固定安装在船体上,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入端套接有进水管,所述高压水泵的输出端套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环管的内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输出端套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环管的内部。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压力喷管呈圆周状套接在环管上,所述压力喷管的表面呈向下倾斜状,所述压力喷管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排竖直喷口,所述压力喷管的下表面开设有一排倾斜喷口,所述压力喷管位于下层收容囊的下方,所述压力喷管位于弹性套网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超;李宁;曹峻霄;赵海涛;杨立鹏,未经吕超;李宁;曹峻霄;赵海涛;杨立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