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清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4571.6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马全成;杨向锋;胡斌;李林严;金笑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2 | 分类号: | B08B5/02;B08B1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2 | 代理人: | 邱晓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清洁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清洁装置,包括上箱体,上箱体上方设有短进气管,上箱体下方设有上密封部,上箱体与上密封部留有空隙,形成上出风口,上箱体内设置上腔体,上腔体设置在上密封部上,上箱体、短进气管、上密封部和上腔体构成上清洁单元;上密封部下方设有下箱体,下箱体顶部正中心连接有长进气管,长进气管的进气端设置在上箱体上方,长进气管穿过上箱体设置,下箱体下方设有下密封部,下箱体和下密封部留有空隙,形成下出风口,下箱体内设置下腔体,下腔体设置在下密封部上,下箱体、长进气管、下密封部和下腔体构成下清洁单元;本发明降低了人力成本,使清洗工程自动化,质量稳定,避免了因员工接触而产生的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自动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内存条模块分离作业工序中,模块板上的粉尘等异物一般有作业员手动清理,不仅耗费人力,品质还时常不稳定情况,甚至有造成员工接触形成二次损伤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清洁装置,包括上箱体1,所述上箱体1上方设有短进气管2,所述上箱体1下方设有上密封部3,所述上箱体1与上密封部3留有空隙,形成上出风口9,所述上箱体1内设置上腔体4,所述上腔体4设置在上密封部3上,所述上箱体1、短进气管2、上密封部3和上腔体4构成上清洁单元;所述上密封部3下方设有下箱体5,所述下箱体5顶部正中心连接有长进气管6,所述长进气管6的进气端设置在上箱体1上方,长进气管6穿过上箱体1设置,所述下箱体5下方设有下密封部 7,所述下箱体5和下密封部7留有空隙,形成下出风口10,所述下箱体5内设置下腔体14,所述下腔体14设置在下密封部7上,所述下箱体5、长进气管6、下密封部7和下腔体14构成下清洁单元。
优选的,所述短进气管2共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上箱体1顶部两端。
优选的,所述短进气管2与长进气管6的内壁半径为6mm。
优选的,所述上出风口9和下出风口10的缝隙大小均为0.06mm。
优选的,所述长进气管6设置在上箱体1的中心部位,贯穿上箱体1与上密封部3后接入下箱体5。
优选的,所述下腔体14在下密封部7顶部共设有一个,位于下密封部7顶部中心。
优选的,所述上腔体4在上密封部3顶部共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长进气管6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上腔体4和下腔体14的两侧均分别设有定位块8,定位块8分别固定在上密封部3和下密封部7上。
优选的,所述上腔体4和下腔体14内部为空心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降低了人力成本,使清洗工程自动化,质量稳定,避免了因员工接触而产生的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
1、上箱体;2、短进气管;3、上密封部;4、上腔体;5、下箱体;6、长进气管;7、下密封部;8、定位块;9、上出风口;10、下出风口; 14、下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目的以及优点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5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码激光打标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管片钻孔的机器人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