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4343.9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潘兵;褚卫江;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1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压 岩溶 大型 洞室突水 模拟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侧向约束系统、地应力加载系统、水压力加载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侧向约束系统、地应力加载系统和地面所围成的空间内浇筑有模型,所述模型内设有高压富水岩溶空腔和洞室;
所述地应力加载系统包括垂直应力加载系统和水平应力加载系统以用于分别给模型施加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所述水压加载系统用于向模型内的高压富水岩溶空腔内提供恒压水压,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渗压计和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渗压计布置在高压富水岩溶空腔和洞室之间,所述渗压计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约束系统由实心刚板和有机玻璃板组成,左右两侧为U型钢板,后面为平面钢板,前面为有机玻璃板,所述有机玻璃板上开有空洞,方便进行洞室开挖施工;左右两侧U型钢板通过地锚和螺母固定在地面,U型钢板的翼缘设有螺栓孔,平面钢板及有机玻璃板相对应位置同样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各部分固定为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玻璃板外侧设有两块加劲肋板,以提高有机玻璃板约束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应力加载系统由反力桁架、液压千斤顶、上部垫板和伺服加载控制系统组成,所述伺服加载控制系统与液压千斤顶连接,用于调节施加的垂直应力大小,并保证实验过程中垂直应力大小恒定;所述反力桁架安装在试验装置顶部,通过螺栓和螺母与两侧U型钢板固定,模型上设有上部垫板,上部垫板上与反力桁架之间的空间内布置多台液压千斤顶,上部垫板起到分散压力的作用,所述上部垫板上设有圆孔,圆孔直径大于导水钢管直径,导水钢管可穿过圆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应力加载系统由液压千斤顶、两侧垫板和伺服加载控制系统组成,所述伺服加载控制系统与液压千斤顶连接,用于调节施加的水平应力大小,并保证实验过程中水平应力大小恒定;所述液压千斤顶一端与两侧U型钢板焊接,一端与两侧垫板焊接,液压千斤顶通过两侧垫板与模型接触,两侧垫板起到分散压力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力加载系统由高压氮气罐和恒压水箱组成,所述恒压水箱中储存有水源,所述恒压水箱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水口,所述恒压水箱的进气口与高压氮气罐连接以给恒压水箱提供恒定压力,所述恒压水箱的出水口通过导水钢管与模型中的高压富水岩溶空腔连接,所述高压氮气罐上安装有伺服压力控制阀以调节压力大小,并保证实验过程中水压力恒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压计采用微型渗压计。
8.一种突水灾害模拟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水灾害模拟的试验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高压富水岩溶区大型洞室突水模拟试验装置,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模型试验装置安装
按照模型试验装置设计尺寸,通过地锚和螺母将左右两侧U型钢板固定在地面,在左右两侧U型钢板上分别设置3台液压千斤顶,通过焊接方式与U型钢板固定,液压千斤顶在垂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液压千斤顶另一端设置有垫板,通过焊接方式与液压千斤顶固定;
将试验装置后面的平面钢板上设置的螺栓孔与左右两侧U型钢板上的螺栓孔对齐,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将试验装置前面的有机玻璃板上设置的螺栓孔与左右两侧U型钢板上的螺栓孔对齐,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其中需安装加劲肋板部位的螺栓先不安装;
将试验装置前面的两块加劲肋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到试验装置上;
步骤二:模型试样制作与水压力监测仪器埋设
根据相似准则选择模型的相似材料及确定材料配比:
变形相似关系:
式中,Cl为几何相似比,Cr为容重相似比,Cε为应变相似比,Cu为位移相似比,为内摩擦角相似比,Cc为粘聚力相似比,Cσ为应力相似比,CE为弹性模量相似比;
流固耦合相似关系:
式中:Ck为渗透系数相似比;
可以采用河沙、黏土、水泥和水配制模型岩体相似材料;
模型浇筑前需对试验装置内部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可以在接缝处设置吸水膨胀橡胶;
将配制好的相似材料倒入模型试验装置,自下而上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以10~20cm为宜,并在分层浇筑面进行拉毛处理;
当模型浇筑到岩溶空腔和地下洞室所在位置时,开始进行岩溶空腔的埋设,岩溶空腔采用高密度吸水海绵预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预制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岩溶空腔;预埋导水钢管,导水钢管一端与岩溶空腔连接,另一端位于模型外部;在岩溶空腔和地下洞室之间埋设微型渗压计,微型渗压计通过数据线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数据线沿模型外边界铺设,降低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继续浇筑模型直至设计高度,然后对模型进行养护7天;
步骤三:初始地应力场施加
将反力桁架安装到试验装置顶部,通过螺栓和螺母将反力桁架固定到两侧的U型钢板上,在模型顶部放置上部垫板,导水钢管穿过上部垫板的圆孔,在上部垫板与反力桁架之间均匀放置3台液压千斤顶;
将模型上部液压千斤顶和左右两侧液压千斤顶分别与伺服加载控制系统连接,分别逐级施加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至设计值,稳压24小时,使模型受力均匀;
步骤四:进行突水模拟试验
在预留部位进行开挖,形成地下洞室;
将水压力加载系统与导水钢管连接,并对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根据试验设计,通过高压氮气罐进行水压力施加,通过伺服压力控制阀调节水压力大小;水压力采取逐级施加方式,每次增加2kPa,每级荷载施加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岩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待各测点孔隙水压力稳定后,再进行下一级荷载施加,直至发生突水灾害,试验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43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