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测量油井含水率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3325.9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晟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5/56 | 分类号: | G01N25/56;G01F1/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测量 油井 含水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测量油井含水率的装置和方法,通过在输油主管道(1)引出一进油管道(3)和出油管道(6),进油管道(3)和出油管道(6)之间设置比热容含水率测量仪(9),采用比热容法测量从油井中采出的油气水流体的含水率,再将原油传送回输油主管。此外,进油管道(3)和出油管道(6)之间还设置流量热导流量计(8),用于测量所述油气水流体的流量,能够及时的检测油气水流体中含水率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度,含水率的可测量范围也更大,不仅如此,热导流量计和比热容含水率测量仪并行设置,可以先后测量油气水流体的流量和含水率,不必在输油主管道的其他位置进行管道连接设置,简单易行,占用空间小,节省时间和空间。而且有利于数据的统计,以及仪器和管道的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测量油井含水率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采油气井数数以万计,油气井含水率参数是观察和评价油井生产是否正常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油井含水率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离线测量和在线测量两种,以离线测量为主。
离线测量是人工在井口取得少量油井采出的油气水流体,到室内通过仪器测量样品的含水率。离线测量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人为误差较大,样品代表性差,取样过程繁琐,劳动强度高,在极端天气(寒冷、大风、高温等)下取样人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难以准确及时的反映采出的油气水流体中含水的变化,因而不能满足油田自动化管理的要求,不利于数字化油田的建设。
在线测量是通过在采出流体管线上安装仪器设备进行在线实时测量。这种方法的优点:自动测量,避免了人工井口取样工序;缺点:测量精度低,测量精度一般低于75%。油井含水率在线测量的原理主要包括:密度计法、微波法、γ射线法、射频法、电导法、电容法等。目前实际应用的测量方法包括:γ射线法、射频法和电容法。
(1)γ射线法射线法,是基于γ射线在通过不同类型的介质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的原理测量油气水流体含水率的。由于油气水流体性质不同,对γ射线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当γ射线通过油气水流体时,根据两者不同的吸收系数,从而可以得到油气水流体含水率。此方法不直接接触流体,可实现连续测量。缺点是对60MeV的γ射线,虽然油气水流体对该射线的吸收系数仍有差异,但只有20%左右,这就会导致含水分析仪的灵敏度与准确度较低。这类仪表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研发的CM-3型、FDH-1型含水率检测仪。
(2)射频法,采出的油气水流体与水的介电常数相比差数倍,分别为2.3与80,当油气水流体中含水率发生改变时,其混合介电常数也发生改变。信号经转换后由接收器接收到电流信号,最终根据电流的改变量计算出油水中水的体积分。该方法电路简单、工作可靠、安装维护方便,如果再复合电导率测量电路,就能进一步扩展测试范围。以射频法为代表的分析仪有美国研制生产的CA-71-718智能型以及中国研发的SH型智能含水分析仪,由于设计条件的限制,该类产品一般只适用于50%含水率以下的油井。
(3)电容法,电容法测量采出的油气水流体含水率的原理较为简单,油和水的介电常数差异较大,当不同含水率的油气水流体流经特制的电容探头的两极时,其混合介电常数也不相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电容值,通过专业的电子线路与原件将电容值转变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含水率的实时监测。但受矿化度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测量精度低。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测量油井含水率的装置和方法,旨在准确及时的检测从油井中采出的油气水流体中含水率的同时,提高检测精度和准确度,并适用于0%-100%范围内含水率的油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在线测量油井含水率的装置,包括:
进油管道,进油管道的一端与输油主管道连接,用于引入输油主管道传输的待测量单井采出的油气水流体;
第一进口阀,设置于进油管道上且靠近比热容含水率测量仪的前端,用于在将油气水流体引入比热容含水率测量仪进行含水率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晟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晟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3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富硒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管机器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