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内酵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在抑制新型病毒方面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3160.5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润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A23L33/21;A23L33/105;A23L33/135;A23L33/10;A23L33/15;A23L27/40;A61K35/745;A61K35/747;A61P37/04;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 地址: | 621105***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内 酵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抑制 新型 病毒 方面 应用 | ||
1.一种体内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原料中加入经钝化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并采用多层包埋技术使该有益微生物种群最大量保持活性通过胃液浸蚀到达肠道,该有益微生物种群在体内建立微生物群体意志对抗机制,且所述有益微生物种群与肠道菌群协同发酵产生内源性干扰素,所述内源性干扰素阻断病毒复制系统,增强免疫力以抑制各种病源微生物,所述病源微生物包括朊毒体、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耐药致病菌、病毒以及新型病毒的变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微生物种群的钝化方法包括根据所选用有益微生物种群的属性使其在极端条件下形成自我保护的芽孢、荚膜衣、衣鞘,然后在冻干条件下形成钝化休眠,以使其在通过胃液时不被杀灭,保证最大量的活性菌株到达肠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层包埋技术包括先将复合益生菌用少量低聚果糖包埋形成第一层包衣,该处低聚糖与益生菌直接接触,可在第一时间迅速提供碳源供益生菌复苏;然后再加入成膜性极好的膳食纤维如魔芋葡苷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形成第二层包衣;该包衣可在复水时形成极稳定凝胶状态,以保证在胃排空2-4小时的时间内不被胃酸所侵蚀。最后再加入弱成膜性的低聚糖和膳食纤维形成最外层包衣;最外层包衣会形成不稳定胶状,以使产品在复水时不会让第二层包衣掠夺性吸水形成稳固凝胶从而影响在益生菌时需要的凝胶离浆。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体内酵素,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计算的以下组分:植物多糖2—5份、菊粉58—62份、低聚木糖6—10份、低聚异麦芽糖18—22份、膳食纤维1—2份、复合果蔬提取物4—6份、复合菌0.3—0.5份、酿酒酵母0.1—0.3份、木瓜蛋白酶0.1—0.3份、维生素C 0.1—0.3份、食盐0.08—0.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体内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包括嗜酸乳杆菌、嗜热乳酸杆菌、长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且各组分的质量比为1:1:1:1;所述的植物多糖包括黄芪多糖、人参多糖、山药多糖、黄精多糖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植物多糖是可作为天然干扰素诱导剂的植物来源多糖。
6.一种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体内酵素于抑制DNA病毒、RNA病毒、蛋白质病毒、朊毒体、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耐药致病菌、病毒以及病毒变异体中的应用。
7.一种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体内酵素于抑制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肝炎病毒中的应用。
8.一种药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体内酵素,所述药品包括微生物制剂。
9.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体内酵素,所述食品包括保健食品或功能性食品。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药品或食品于提升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润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润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31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口罩
- 下一篇:一种航天测控设备自引导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