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多桩承台基础的渔业网箱养殖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21748.7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3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嵘华;涂智圣;王恒丰;梁旭;喻旭明;冯茹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F03D13/25;E02D27/42;E02D27/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昌榀 |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海上 风电多桩承台 基础 渔业 网箱 养殖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多桩承台基础的渔业网箱养殖结构,海上风电多桩承台基础包括风机、多桩承台基础和桩腿,所述渔业网箱养殖结构包括分别布置在潮流主流向上的桩腿内侧、外侧的内渔网和外渔网,及布置潮流非主流向上的桩腿内侧的内渔网。本发明提供的渔业网箱养殖结构能有效降低流速和网衣更为牢固和提高其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多桩承台基础的渔业网箱养殖结构。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近些年来发展速度十分迅猛。随着浅海区域风电开发趋于饱和,人们开始向远海深海发展海上风电事业,风电场风机基础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重力式基础、单桩基础、三脚架基础、多桩承台、导管架和吸力筒基础等。其中,多桩承台适用于水深在0-20m的海域,能适应软土地基,能有效地抵抗海水腐蚀性,并且具有廉价、可靠、施工简便的特点,多桩承台基础结构包括高于海平面的混凝土承台和承台底部的一组钢管桩,钢管桩下端略向外倾斜,打入海床,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混凝土承台上部与风电塔筒通过法兰连接,从而将风机与基础形成整体。
如果海上风电场只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没有与其他行业相结合,用途太单一,而对于我国海洋渔业网箱养殖来说,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90年代才得到较快发展,养殖种类也日渐增多。之后逐渐转入生产性养殖,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现有技术中沪江海上风电与渔业养殖结合,如公开号为CN1071001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耦合养殖网箱的陆基一体化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海上风力发电机预定筑设位置检测海水的深度;根据检测的海水深度确定养殖网箱的构建深度及其装配到风力发电机基柱的高度;根据确定的装配高度,在风力发电机基柱或者风力发电机基柱及其基础上,以设定的固定点与连接方式构建网箱,完成养殖网箱的陆上安装固定;将耦合有养殖网箱的风机整体运移至海上预定位置,并将带有养殖网箱的风力发电机基柱筑设到海床上。
但由于海洋环境恶劣,特别对于海上风电场,由于其海域风资源很好,即风浪很大,导致其海况更为恶劣;这对网箱的材质、结构、抗风浪能力以及网箱的锚泊系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将海上风电和渔业养殖更好地结合,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多桩承台基础的渔业网箱养殖结构,能有效降低流速和网衣更为牢固和提高其寿命。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海上风电多桩承台基础的渔业网箱养殖结构,海上风电多桩承台基础包括风机、多桩承台基础和桩腿,所述渔业网箱养殖结构包括分别布置在潮流主流向上的桩腿内侧、外侧的内渔网和外渔网,及布置潮流非主流向上的桩腿内侧的内渔网。
本发明主要将海上风电多桩承台基础与海上渔业网箱养殖相结合,充分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资源优势,将风电多桩承台基础作为网箱的主要支撑结构,大大降低了网箱锚固系统的成本,此外,针对风场恶劣海况对网箱进行了加强并设计了双层网阻流措施;另外在风电多桩承台基础平台上安装网箱养殖装备,可以使用风能发电对其进行供电,降低网箱养殖的能源成本。最后将实现海上绿色风能、海洋生态改善以及集约化设施养殖协调发展。
由于风电场场区海域流速一般较大,最大潮流速度可以达到2m/s以上,而一般鱼类的适宜生长流速在1m/s一下,针对此种情况,结合多桩承台基础,设计了双层网结构用来减小流速,满足鱼类生长需求。
优选的,所述内渔网和外渔网上布置若干道网衣横纲。
优选的,所述网衣横纲两端绑有锚链孔,所述桩腿上设有眼板,网衣横纲两端绑有的锚链孔通过螺栓连接在桩腿的眼板上。其中,桩腿上设有分别用于安装内渔网和外渔网的眼板。
优选的,所述桩腿上设有圆钢,网衣的边缘均匀绑在圆钢上。其中,桩腿上设有分别用于安装内渔网和外渔网的圆钢。
所述眼板和圆钢在水下施工前焊接在桩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起装置及马桶
- 下一篇:一种口罩生产用全自动转盘式耳线电焊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