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打捆机的自动缠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21138.7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王井成;丛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F15/14 | 分类号: | A01F15/14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李泉宏 |
| 地址: | 130507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打捆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打捆机的自动缠网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目前秸秆打捆机在打包时需要人工套袋,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悬臂式的自动缠网装置,以悬臂固定网绳,悬臂固定在一个大齿盘上,网绳一端固定在断网机构上,通过大齿盘的旋转带动网绳在秸秆方捆外侧缠绕,通过两侧相向缠绕方式相互叠压在一起保证秸秆方捆包的结实程度。断网机构由拉网板、刀架、断网刀片等部件组成,拉网板由一个带有双行程的液压缸驱动,实现网绳的自动夹紧、松开,由拉网板拉紧网绳后通过断网刀片伸出切断网绳,该机构能够在断网时使网绳拉紧,保证了断网刀片能够很容易的切断网绳,保证了断网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秸秆打捆机是用于秸秆回收的一种机械,可将秸秆从地面捡拾后,经过粉碎、揉搓、除土等工序后,通过风机输送到集料仓中,再从集料仓中落入到压缩仓中,通过液压装置将秸秆打包成捆。打包成捆的秸秆在运输过程需要在外面套一层包装袋,现有的秸秆打捆机都是采用人工方式,在秸秆打捆机出包口位置专门设置一个操作室,由工人站在操作室中手工套袋完成打包过程。这种方式由于自动化程度低,工作强度大,不适合长时间连续工作,因此效率较低。而且秸秆打捆机在工作过程中会扬起大量尘土进入操作室中,工作环境较差,因此实现打包自动化是目前秸秆打捆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打捆机的自动缠网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打捆机的自动缠网装置,主要包括:大齿盘7-1、齿盘托辊7-2、网轴7-4、托网轴7-5、小齿轮7-6、马达座板7-7和液压马达7-9;
大齿盘7-1通过若干齿盘托辊7-2固定在齿盘架上,齿盘架固定安装在打捆机出包口处大齿盘7-1与小齿轮7-6啮合,所述的小齿轮7-6为主动齿轮,与液压马达7-9连接;液压马达7-9通过马达座板7-7固定;
大齿盘7-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网轴7-4和两个托网轴7-5;托网轴7-5设置于大齿盘7-1旋转的前进方向,断网机构固定在齿盘架上,安装在托网轴7-5相反一侧;小齿轮7-6在液压马达7-9驱动下可带动大齿盘7-1旋转。
网轴7-4用于固定安装网绳轴,网绳轴上的网绳7-3缠绕过托网轴7-5后固定在断网机构上;
优选的,托网轴7-5上套有尼龙管,防止网绳磨损和勾住网绳。
优选地,网轴7-4上套有夹紧弹簧和夹紧螺母,用于网绳轴的固定,进一步地,夹紧螺母外侧通过销固定。
所述的断网机构包括:拉网板7-10、拉网板固定架、刀架7-11、断网刀片7-13、短油缸7-14和长油缸7-15;
拉网板7-10和长油缸7-15通过拉网板固定架固定,拉网板7-10由长油缸7-15驱动下伸出和复位,伸出有短行程和长行程两种方式;其中,长行程伸出时网绳7-3缠绕在拉网板7-10和长油缸7-15之间,复位时网绳7-3通过夹在拉网板7-10和拉网板固定架之间的方式固定,短行程伸出时松开夹紧的网绳7-3;拉网板7-10上设有勾网槽,用于首次安装网绳7-3时勾住网绳端头,防止其松脱。
优选地,拉网板7-10和拉网板固定架之间设有橡胶垫,利用其弹性使网绳7-3不容易松脱。
断网刀片7-13固定在刀架7-11上,刀架7-11和短油缸7-14固定在刀架固定架上,断网刀片7-13由短油缸7-14驱动下伸出和复位;断网刀片7-13安装在拉网圆钢7-12与拉网板7-10之间,断网刀片7-13伸出时将网绳7-3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1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场和变形场同步测量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慧社区门禁识别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