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管生产用打卷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0686.8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左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547 | 分类号: | B65H54/547;B65H54/44;B65H54/70;B65H75/2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德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8 | 代理人: | 傅磊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 生产 用打卷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织管生产用打卷设备,属于编织管领域。一种编织管生产用打卷设备,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设有支架,且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安装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的一侧安装有记圈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按钮,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立板,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转轴位于外螺纹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槽;不便于绕接盘的安装固定与拆卸工作,不能达到对编织管的固定工作,在运输过程中易会出现松落的情况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织管生产用打卷设备。
背景技术
编织管按照使用用途在可以分为单头管、编织管、淋浴管(花洒软管)。单头管主要是用于龙头,洗菜盆等厨卫五金,它的名字源于一端有外牙,也称杆子,单头管在编织上要求304不锈钢丝,EPDM内管,配件为全铜等、编织管则有不锈钢和合金丝(铝丝)之分,也分为上下等。淋浴管则一般有201和304不锈钢编织,EPDM内管,全铜配件,在编织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打卷的工作。
但是,目前编织管的打卷设备,不便于绕接盘的安装固定与拆卸工作,不能达到对编织管的固定工作,在运输过程中易会出现松落的情况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绕接盘的安装固定与拆卸工作,不能达到对编织管的固定工作,在运输过程中易会出现松落的情况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编织管生产用打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管生产用打卷设备,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设有支架,且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安装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的一侧安装有记圈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表面还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按钮,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立板,且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表面设有螺纹,所述转轴位于外螺纹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槽,所述第二立板与转轴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转轴的表面设有凸台,且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绕接盘,所述绕接盘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所述挡板上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下表面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置于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绕接盘开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置于通孔的内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凸台置于第二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支架分别位于工作平台的底部四角处。
优选的,四组所述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位于工作平台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池安装槽和蓄电池,所述电池安装槽开设在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且所述电池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记圈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记圈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开设有六组,且六组所述第二凹槽环形等距离分布在通孔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与矩形块的高度一致,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直径与矩形块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数量与第二凹槽的数量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织管生产用打卷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编织管生产用打卷设备,通过将绕接盘开设有的通孔套接在转轴上,此时凸台会置于第二凹槽的内部,通过设有的外螺纹和内螺纹槽可将第二立板固定在转轴上,进而可达到对绕接盘起到固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6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