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0621.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3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伟;陈烨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指纹识别 装置 具有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屏下光学指纹识别的电子设备,所述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包括微透镜阵列,包括若干微透镜,用于汇聚光信号;设于微透镜阵列下方的第一开孔层,包含若干第一开孔,微透镜的焦点落第一开孔内或附近;设于第一开孔层下方的光筛层,包括若干光筛单元,光筛单元对应一个微透镜设有至少两个筛光孔;光检测阵列,设有感光区域,包括与若干光筛单元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件,用于将被微透镜阵列汇聚后先后经过第一开孔层及光筛层并抵达其上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可削减大角度光和边缘杂散光的干扰,提升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以及运用或配置该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光学指纹识别可采用CIS(CMOS Image Sensor,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原理,通过对生物指纹进行信号采取,并最终成像。将所成的图像与已经存储的图像进行对比,从而鉴别生物指纹相关的信息。
随着手机屏下指纹识别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光学指纹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其中,随着手机日趋轻薄化,从手指按压手机屏表面到光学芯片的指纹采集区的距离也不断压缩。对于各种光学指纹装置的薄型化方案,都会面临大角度光以及边缘杂散光的干扰(Cross Talk)问题。因此,如何降低甚至避免大角度光和边缘杂散光的干扰,以提高成像质量,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以及运用或配置该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的电子设备,可至少一定程度上削减大角度光和/或边缘杂散光的干扰,提升成像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指纹识别装置,设于指纹识别区下方;包括:
微透镜阵列,包括若干微透镜,用于汇聚从所述指纹识别区向所述微透镜阵列反射回来携带有指纹信息的光信号;
第一开孔层,设于所述微透镜阵列下方,包含与若干微透镜一一对应的第一开孔,所述微透镜的焦点落在与之对应的第一开孔内或附近;
光筛层,设于所述第一开孔层下方,包括若干光筛单元;所述光筛单元对应一个微透镜设有至少两个用于供目标角度的光信号通过的筛光孔;
光检测阵列,设有感光区域;所述感光区域包括与若干光筛单元一一对应的光电转换器件,用于将被所述微透镜阵列汇聚后先后经过所述第一开孔层以及所述光筛层并抵达其上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光筛层被配置为使所述筛光孔位于所述微透镜焦点以下一倍焦距以内的范围任意位置。
优选地,所述筛光孔的高径比大于等于1;所述高径比为所述筛光孔的深度与其最大径向尺寸的比值。
优选地,还包括:滤光层,设于所述光检测阵列表面,用于滤除非目标波段光信号。
优选地,所述光筛层设于所述光检测阵列的感光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光筛层设于所述感光区域的若干层金属层中的任意一层上。
优选地,所述光筛层设于所述感光区域的底层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孔层设于所述感光区域的若干层金属层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孔层位于所述光检测阵列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