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法、接触探测装置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0597.3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B.严;R.J.维茨卡;L.本德瓦尔德;A.哈尔;J.托姆勒;J.赫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G08G1/16;B60W30/08;B60W50/08;B60R21/34;B60R21/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建锋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之间 相互作用 方法 接触 探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10)与至少一个位于车辆(10)外部的人(12)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法,其具有如下步骤:‑通过至少一个人(12)接触车辆(10)的至少一个触敏区域(18、20、24),‑通过至少一个触敏区域(18、20、24)将信号传送至车辆(10)的控制装置(28),‑通过控制装置(28)为车辆(10)的至少一个装置(36、40)输出输出信号,在此规定,至少一个人(12)通过相互作用向车辆(10)告知相对于车辆(10)的运动意图,并且‑控制装置(28)的输出信号使车辆(10)在其运动中与至少一个人(12)的运动意图相协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与至少一个位于车辆外部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说交互)的方法、用于在车辆的外轮廓上具有至少一个触敏区域的车辆的接触探测装置,和具有运动探测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该类型的方法和接触探测装置是已知的。因此,DE 10 2006 012 336 A1公开了用于针对机动车的接触探测的装置和方法。设置接触传感器和车辆自身的评估装置。接触传感器在此例如构造为施加在机动车部分上的和与评估装置电接触的压电漆,其中,评估装置在压电漆与对象接触时产生至少一个输出信号。
DE 10 2011 111 422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多功能带,多功能带构造为用于机动车的车身的带形的覆盖元件,并且利用多功能带可以从车辆驾驶员或其他的交通参与者输出信息。多功能带可以包括形式为触敏面的操作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该类型的方法、接触探测装置和车辆(或者说交通工具),针对该车辆可以改进位于车辆外部的人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该技术问题通过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提到的特征的方法解决。由于至少一个人通过相互作用向车辆告知相对于车辆的运动意图,并且车辆的控制装置的输出信号使车辆在其运动中与至少一个人的运动意图相协调,所以有利地能够实现车辆、例如车辆驾驶员与至少一个位于车辆外部的人的更好的和安全的相互作用。当另外的位于车辆外部的人是自行车驾驶员,并且车辆具有转弯意图时,因此尤其可以提高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控制装置的输出信号在至少一个可预设的时间段阻止车辆继续行驶。在此有利地实现的是,根据运动意图、以大的安全性阻止与至少一个位于车辆外部的人的碰撞。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只有当车辆和至少一个人的打算的运动方向位于可能的碰撞航向时,才激活相互作用。由此可以实现的是,仅当实际上可预期与至少一个人的碰撞时,才通过控制装置产生输出信号。如果车辆例如沿远离人指向的运动方向继续运动,那么同样可以抑制输出信号。
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至少一个人通过触敏区域得到反馈信息,即车辆已经记录了所述至少一个人的运动意图。因此,对于至少一个人来说也提高了安全性,因为该人现在知道,其被告知的运动意图已被车辆识别,并且可预期车辆本身或在任何情况下车辆驾驶员的相应的反应。
此外,在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至少一个人在自行车、电单车(或者说双轮滑车)、滑板等器材上、在车辆旁运动。由此,另外的至少没有机动化的交通参与者可以在车辆附近以简单的方式向车辆告知其运动意图。
最后,在本发明的另外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规定,以听觉和/或视觉和/或触觉的方式输出控制装置的输出信号。因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相对于车辆乘客和/或至少一个位于车辆外部的人透露车辆的反应。
该技术问题此外通过具有在权利要求7中提到的特征的用于车辆的接触探测装置解决。由于车辆的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电路设计为,通过在车辆的外轮廓上的至少一个触敏区域可以检测到至少一个在车辆旁的人的运动意图,并且据此可以将至少一个输出信号输出至车辆和/或车辆驾驶员,有利地实现的是,以简单的方式使车辆装备有用于提高交通安全的辅助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