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纯化环硅氧烷的固载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0312.6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年运;王海栋;廖立;胡应如;欧阳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12 | 分类号: | B01J31/12;C07F7/21;B01J20/22;B01D15/1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玉仙 |
地址: | 330319***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纯化 环硅氧烷 催化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纯化环硅氧烷的固载催化剂,所述固载催化剂是改性有机二价金属和有机锡的混合物,掺杂载体所得。将其负载到特定的载体中,制成固载催化剂,然后将固载催化剂均匀地填充至硅胶柱内,将待纯化的环硅氧烷通过该硅胶柱。经发现,经本发明中固载催化剂纯化过后的环硅氧烷,仅含有痕量的线性聚硅氧烷,或者不含有线性聚硅氧烷,经处理后得到的环硅氧烷含量可以达到99.99%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硅环体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纯化环硅氧烷的固载催化剂。
背景技术
环硅氧烷具有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排列的主链,且硅原子上连着有机基团,这种结构赋予它们独特的性能,如耐高低温、耐候、耐老化、电气绝缘、耐臭氧、憎水、生理惰性等,这是其它有机高分子难以比拟的。因而环硅氧烷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化工、机械、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农业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在上述行业中,环硅氧烷具体用作包括:聚氨酯泡沫的稳定化、用作乳化剂、隔离涂层等。
例如,德国公开的专利DE1493380描述了具有聚醚改性的环硅氧烷,以及其制备和作为湿润剂的用途,特别是用于水性涂料、粘合剂、印刷油墨、浸渍液和乳液。
同样地,德国公开的专利DE19631227要求保护带有聚醚残基的环硅氧烷作为泡沫稳定剂,特别是用于聚氨酯泡沫的用途。考虑到生产环硅氧烷的原材料不需要任何三甲基氯硅烷,而采用Rochow法在硅烷合成中产生的三甲基氯硅烷的量仅为2%到4%,这突显出环硅氧烷与线型硅氧烷相比所具有的经济优势。
而在上述领域的应用中,环硅氧烷效果是否理想,与环硅氧烷的纯度是密不可分的。目前,环硅氧烷的制备方法中含有部分的线性聚硅氧烷,由于二者结构和极性相似,因此很难彻底地将线性聚硅氧烷从环硅氧烷产品中完全分离,导致所得到的成品纯度下降,进而影响产品在应用领域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
目前现有技术中,关于环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较多,如CN103450249A公开了一种甲基环硅氧烷的精制方法;CN103923464A公开了这一种环硅氧烷在液体硅橡胶中的应用;CN105085567A公开了一种多官能团共取代的环硅氧烷;CN103558315A公开了环硅氧烷取代的聚硅氧烷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然而,上述专利中均未披露对于环硅氧烷中线性聚硅氧烷的有效的去除方法。可以预见,含有线性聚硅氧烷的环硅氧烷对于产品的效果是有待提升的。
鉴于以上原因,需要找到一种对环硅氧烷中的线性硅氧烷的去除方法,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环硅氧烷的纯度,从而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纯化环硅氧烷的固载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去除环硅氧烷产品中的线性聚硅氧烷,从而使得最终的环硅氧烷产品仅含痕量的线性聚硅氧烷,甚至不含线性聚硅氧烷,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产品品质。本发明公布的纯化环硅氧烷的固载催化剂,原料来源广泛,易于制备,有较为广泛的工业化前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纯化环硅氧烷的固载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载催化剂是改性有机二价金属和有机锡的混合物,负载在载体所得;所述改性有机二价金属是单烷基氧化二价金属盐与脂肪酸反应得到。
所述单烷基氧化二价金属盐,分子式为R2X2O3;结构式为:R-X(O)-O-(O)X-R。其中R为烷基。在本发明中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丁基、己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或十六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X为二价金属,在本发明中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锡或锌。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锡选自二-异辛基马来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或二-辛酸二丁基锡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有机二价金属的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0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