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类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19473.3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才;强泓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K14/00 | 分类号: | C07K14/00;C07K1/02;C07K1/107;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 赖氨酸 抗菌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类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该类抗菌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第二部分为修饰用疏水链段。本发明的高代抗菌肽有着天然抗菌肽的两亲性的结构特点,并且有着类似的膜破坏抗菌机理。同时,侧链修饰用了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疏水链段,使得高代抗菌肽还能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较低的细菌毒性,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也能够有包载药物并且缓释的功能,能够作为在一些抗癌药物的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类抗菌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不合理应用以及在非临床上的滥用导致众多耐药菌甚至超级细菌的不断出现。其次当今抗生素的研发周期远远落后于耐药菌的繁殖速度,而且部分制药公司由于抗生素研发成本高、经济效益逐步降低、报批挑战性大等原因退出新药研制的舞台,所以新型抗生素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事态,抗菌肽成为了新型抗菌物质,它们一般带正电,热稳定性高,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性和细胞选择性,其独特的膜破坏杀菌机制不易引起病原体的耐药性突变,但是抗菌肽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因此抗菌肽在临床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还存在诸多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类抗菌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类抗菌肽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类抗菌肽,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x选自5-20中的整数,x代表树枝状聚赖氨酸的迭代次数,y选自1-10中的整数,y代表疏水链段的数目,R表示赖氨酸,A表示修饰链段;
其中A的结构如下:
Z选自10-50中的整数,代表疏水性高分子的单体的聚合度,M表示疏水性高分子的单体。疏水性高分子选自末端带氨基的聚己内酯、末端带氨基的聚乳酸中的一种以上。
一种如上述的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类抗菌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疏水性高分子、邻苯二甲酸酸酐在溶剂内反应,得到未活化的修饰链段,其结构式为:
(2)将未活化的修饰链段与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在溶剂中反应,得到活化的修饰链段,其结构式为:
(3)将所述活化的修饰链段和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在溶剂内反应,透析得到高代树枝状聚赖氨酸类抗菌肽。
优选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溶剂选自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甲苯、丙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1)中,疏水性高分子选自末端带氨基的聚己内酯、末端带氨基的聚乳酸中的一种以上。
优选地,步骤(1)的反应的温度为10-30℃,反应的时间为2-24h。
优选地,步骤(2)的反应的温度为10-30℃,反应的时间为2-24h。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的抗菌肽模拟天然抗菌肽的两亲性和电正性的结构特点,因此,本发明的抗菌肽具有与天然抗菌肽类似的膜破坏抗菌机理,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小于32μ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94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