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清洗筛套环空的注水防砂管柱及洗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17996.4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涛;马英文;邢洪宪;范白涛;李宁;刘传刚;黄泽超;刘鹏;邓晗;王良杰;黄波;张亮;郝宙正;孟召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E21B33/122;E21B37/00;E21B34/14;E21B2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筛套环空 注水 管柱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清洗筛套环空的注水防砂管柱及洗井方法,包括注水管柱和防砂管柱两部分,通过提升装置实现注水管柱上移,同时,注水管柱中的开关工具开启洗井阀,注水管柱插入密封与防砂管柱的密封筒密封建立循环通道,通过套管与注水管柱之间的环空进行注水清洗,清洗液通过洗井阀后进入筛套环空进行清洗,使筛套环空的杂质和水垢通过筛管下部洗井阀流出,逐层循环此次过程,最终进入底部,清洗杂质和液体通过注水管柱底部单流阀进入管柱内部,循环清洗直至返回地面。本发明通过增加洗井阀和插入密封等结构组合,实现了注水井全井筒清洗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注水井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清洗筛套环空的注水防砂管柱及洗井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井注水井作业中,由于注水井使用清水进行地层注入实现周边油井增产,清水在长时间注入过程中会产生杂质和水垢,防砂管柱与套管之间的筛套环空产生的杂质和水垢无法排除,必须通过后期措施进行清理,目前尚无工艺可以实现筛套环空清洗,导致注水井注水管柱寿命缩短,一旦后期出现注水筛管堵塞,注水压力上升,将影响注水效果,导致周边生产井增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可清洗筛套环空的注水防砂管柱及洗井方法。当发生注水管柱注水压力上升、管柱停止注水,配水器关闭;通过井口液压控制提升装置,将注水管柱提升至指定高度,使注水管柱中的插入密封与防砂管柱中的密封筒配合,注水管柱中的洗井阀开关工具随之上移打开洗井阀,建立筛套环空洗井通道,允许杂质和水垢循环通过,实现全井筒筛套环空的清洗,清洗完成后通过提升装置压力控制将管柱复位,即可重新进行注水作业。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清洗筛套环空的注水防砂管柱,包括防砂管柱和注水管柱;
所述防砂管柱包括顶部封隔器、隔离封隔器、沉砂封隔器、第一筛管、第二筛管、第一密封筒、第二密封筒、第三密封筒、第四密封筒、第一洗井阀、第二洗井阀、第三洗井阀和第四洗井阀;
所述注水管柱包括油管、提升装置、锚定密封、第一洗井阀开关工具、第二洗井阀开关工具、第三洗井阀开关工具、第四洗井阀开关工具、第一插入密封、第二插入密封、第三插入密封和第四插入密封;
所述套管内设置顶部封隔器、隔离封隔器和沉砂封隔器,所述顶部封隔器和隔离封隔器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筒、第一筛管和第二密封筒,所述隔离封隔器和沉砂封隔器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三密封筒、第二筛管和第四密封筒,所述第一密封筒上设置有第一洗井阀,所述第二密封筒下设置有第二洗井阀,所述第三密封筒上设置有第三洗井阀,所述第四密封筒下设置有第四洗井阀;
所述注水管柱设置于防砂管柱内部,所述注水管柱上端设置有提升装置,底部设置有单流阀,所述注水管柱上设置有锚定密封、第一插入密封、第二插入密封、第三插入密封和第四插入密封,所述注水管柱上还设置有第一配水器和第二配水器,所述第一配水器位于第一插入密封和第二插入密封之间,所述第二配水器位于第三插入密封和第四插入密封之间;在初始状态下,所述锚定密封与顶部封隔器配合锚定密封,所述第二插入密封与隔离封隔器的密封筒配合密封,所述第四插入密封与沉砂封隔器的密封筒配合密封;所述注水管柱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洗井阀、第二洗井阀、第三洗井阀和第四洗井相对应的第一洗井阀开关工具、第二洗井阀开关工具、第三洗井阀开关工具、第四洗井阀开关工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升装置采用液压驱动,通过液控管线向活塞腔内注入压力,驱动注水管柱提升与下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注水管柱中布置的第一洗井阀开关工具、第二洗井阀开关工具、第三洗井阀开关工具、第四洗井阀开关工具,可实现对第一洗井阀、第二洗井阀、第三洗井阀和第四洗井阀的开关。
一种清洗筛套环空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79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