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6907.4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民;詹晓平;毛建民;隆艳;王朝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千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4;A61L2/26;A61L10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机器 管路 消毒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两个循环回路,具体包括对医用机器(8)进行消毒的消毒回路和对消毒后的残余气体进行清除的清除回路;所述的消毒回路上设有通入气体的第一支管道;所述的清除回路上设有臭氧分解器(4),还设有使大气通入的第二支管道和使气体排出的第三支管道;该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3),该臭氧发生器(3)设置在消毒回路或第一支管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消毒时效长、臭氧利用率高、适应各种管压的设备、便于切换各种模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机器在医疗过程中的使用非常广泛,比如呼吸机、麻醉机和雾化器等等。其中,呼吸机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的医疗设备,但呼吸机管道及其附件的污染会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因此呼吸机在使用的前后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才能减少和避免病人的交叉感染。
目前临床上对可拆卸的呼吸机管道,使用一次性的医疗器械产品,或对可拆卸的部件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后反复使用,采用的常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消毒剂浸泡、化学消毒剂熏蒸、高压蒸汽灭菌、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消毒等方法,或几种方法的组合使用。但对于不可拆卸的部分,包括呼吸机内部的气路系统和内部的电子元件,不能用常规消毒方法,医护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擦拭清洁,必要时需交由生产厂家进行消毒灭菌。这会降低呼吸机的使用率,增加医疗成本。由于呼吸机内部管路复杂,多螺旋状,管腔长且内径细,而且一些小型、便携的呼吸机不会将气路和电路分开,病菌容易在温热的电路板定植,并迅速繁殖。
现有的技术采用臭氧、环氧乙烷或雾化消毒液的方式对呼吸机内部管路进行消毒灭菌。雾化消毒液,本质上仍然是液体,这种方式不适合用于电路系统的消毒。而且使用雾化消毒液灭菌气路系统后,还需要进一步清洗,彻底除去管路中的消毒液。环氧乙烷可以同时用于气路系统和电路系统的消毒,但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且对人有毒,必须在密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使用环氧乙烷灭菌结束后,还要解析一段时间除去管路中残留的环氧乙烷,一般采用50至60摄氏度下机械通风需要解析8至12小时,采用被动通风则需要解析一周时间。目前的技术也使用臭氧消毒方法,比如呼吸机消毒宝,其技术特征是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成臭氧后消毒呼吸机,但该技术存在的缺陷包括:用空气做气源,无法生成足够高浓度的臭氧,更无法在持续的消毒时间内维持臭氧浓度,导致消毒无效;消毒过程处于开放状态,即空气经消毒宝转换成臭氧,臭氧进入呼吸机,呼吸机的尾气排放到环境中,开放状态也导致了臭氧浓度无法达到消毒需要的浓度,导致消毒无效;消毒过程的开放状态,还会导致使用者会直接接触臭氧,有潜在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消毒时效长、臭氧利用率高、适应各种管压的设备、便于切换各种模式的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医用机器管路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相互并联两个循环回路,具体包括对医用机器进行消毒的消毒回路和对消毒后的残余气体进行清除的清除回路;所述的消毒回路设有通入用于直接或间接消毒的气体的第一支管道,所述的清除回路上设有臭氧分解器,还设有使大气通入的第二支管道和使气体排出的第三支管道;该装置还包括臭氧发生器,该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消毒回路或第一支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循环回路上设有用于控制气体总量的缓冲储气罐。
当医用机器为呼吸机时,该呼吸机还设有吸气端口和呼气端口,消毒时,吸气端口和呼气端口之间设有将两者联通的导管,目的是构成气体回路通路。
优选地,所述的缓冲储气罐先与臭氧发生器串联后,再与臭氧分解器并联,然后与医用机器并联连接;此时,所述的缓冲储气罐、臭氧发生器和医用机器三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消毒回路,所述的臭氧分解器和医用机器两者及其连接管道组成了清除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千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千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69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