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电数据的企业生产模式识别及转移生产预警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16172.5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2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滕予非;靳旦;李赋欣;沈军;李科峰;张军;文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8 | 分类号: | G06F16/2458;G06F16/248;G06F16/28;G06Q10/04;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电 数据 企业 生产 模式识别 转移 预警 方法 | ||
本发明为基于用电数据的企业生产模式识别及转移生产预警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时间与时段隶属度关系模型;S2:根据步骤S1构建的隶属度关系模型识别企业正常生产典型日用电量曲线特征;S3:根据步骤S1构建的隶属度关系模型识别企业在重污染管控时段日用电量曲线特征;S4:根据企业正常生产典型日用电量曲线特征和企业在重污染管控时段日用电量曲线特征对企业的异常生产模式进行预警;S5:输出预警结果。该方法为生态环境监管机构开展精准执法提供决策依据,并对转移生产的违规生产行为进行精确辨识,解决了无法通过用电数据实现涉污企业生产模式辨识和转移生产预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用电数据的企业生产模式识别及转移生产预警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重污染天气下,各地生态环境系统大都采用要求企业停产、限产等方式,降低生产活动,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如何高效监管企业是否按照既定的措施,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时段执行停、限产措施,是困扰生态环境监督执法人员的主要问题。
传统上,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抽选典型企业,或者典型区域,开展现场督查,震慑违规生产行为,这种方法效率低下、覆盖面窄。同时,部分企业为逃脱监管,采取分时段生产的方式,在督查人员现场执法时段执行措施,而在督查完毕后复工偷排、违规生产。
为提升监督能力的科学化水平,部分地区选取典型企业,试点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监测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也有地区采取在污染企业主要生产线、主要排污生产设备的供电点加装电量计量装置,采集设备生产用电的模式。但是,上述两种方式均需单独建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存储系统,同时需常态开展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维护,监测成本较高,不宜大规模推广应用至一般工业企业,以致当前绝大多数一般企业未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系统开展企业生产活动和排污情况实时监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基于用电数据的企业生产模式识别及转移生产预警方法,解决了无法通过用电数据实现涉污企业生产模式辨识和转移生产预警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用电数据的企业生产模式识别及转移生产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时间与时段隶属度关系模型;
S2:根据步骤S1构建的隶属度关系模型识别企业正常生产典型日用电量曲线特征;
S3:根据步骤S1构建的隶属度关系模型识别企业在重污染管控时段日用电量曲线特征;
S4:根据步骤S2得到的企业正常生产典型日用电量曲线特征和步骤S3得到的企业在重污染管控时段日用电量曲线特征对企业的异常生产模式及转移生产进行预警;
S5:输出预警结果;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构建时间与时段隶属度关系模型,能够得到时间与时段的相互关系,为后续得到曲线特征提供了基础;步骤S2中,在根据步骤S1构建的隶属度关系模型的同时,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企业正常生产典型日用电量曲线,最终识别出企业正常生产典型日用电量曲线特征;步骤S3中,在根据步骤S1构建的隶属度关系模型的同时,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企业在重污染管控时段日用电量曲线,最终识别出企业在重污染管控时段日用电量曲线特征;最终,根据企业正常生产典型日用电量曲线特征和企业在重污染管控时段日用电量曲线特征进行对比,完成对企业的异常生产模式及转移生产进行预警并输出预警结果;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用电数据并结合时间与时段隶属度关系模型,实现对涉污企业生产模式辨识和转移生产预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构建时间与时段隶属度关系模型具体以下步骤:
S101:构建上午时段的隶属度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6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