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无机复合的电热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5947.7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耀春;罗屹东;林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5/24;C09D7/61;H05B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尹璐 |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无机 复合 电热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的电热浆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热浆料的总重量,所述电热浆料包括:
20~70重量份的导电碳材料;
10~50重量份的氧化锌陶瓷颗粒;
10~50重量份的氧化锆远红外辐射颗粒;
20~80重量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0.1~10重量份的湿润分散剂;
0.1~10重量份的消泡剂;
0.1~10重量份的流平剂;
10~70重量份的水溶剂,所述水溶剂为含有5wt%聚氨酯增稠剂的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为碳纳米管和碳棒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或所述碳棒的长径比大于5且直径小于1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或所述碳棒的长径比为20~50且直径为100~500纳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锌陶瓷颗粒为铝掺杂改性的,且颗粒性状为棒状或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远红外辐射颗粒的尺寸小于1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浆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热浆料的总重量,所述电热浆料包括:
30~45重量份的碳纳米管或碳棒;
10~20重量份的铝掺杂改性氧化锌陶瓷颗粒;
10~13重量份的氧化锆远红外辐射颗粒;
20~25重量份的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10~12重量份的水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浆料,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电热浆料的总重量,所述电热浆料还包括:
1.0~3.5重量份的湿润分散剂;
0.5~1重量份的消泡剂;
0.5~1重量份的流平剂。
9.一种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的电热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导电碳材料、氧化锌陶瓷颗粒、氧化锆远红外辐射颗粒和湿润分散剂加入到水溶剂中,以获得水性分散剂;
(2)将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消泡剂和流平剂加入所述水性分散剂中,以获得所述电热浆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分散剂采用超声波分散20~40分钟,且所述电热浆料采用搅拌或超声波分散15~2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59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性稳压电源
- 下一篇:一种用于低水胶比混凝土的快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