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的窗户加固机械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5761.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权;纪啸天;王家发;陈剑剑;曾仕英;赵博;石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6B7/28 | 分类号: | E06B7/28;E06B5/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杜袁成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窗户 加固 机械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折叠的窗户加固机械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智慧家居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整体支架模块、运动进给模块及玻璃固定模块;整体支撑模块包括支架、固定圈、固定杆及鞋履;转动进给模块包括丝杆、丝杆螺母、连杆、拉杆、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玻璃固定模块包含吸盘、支座、螺纹杆、套轴及螺母。在台风来临前,通过旋转丝杆,带动拉杆和连杆运动,实现装置展开,并通过鞋履固定在窗户相对两墙面上,然后调节吸盘上螺母,使吸盘吸附住玻璃并支撑着玻璃;台风天气过后,加固装置可从窗户上拆下折叠存放。本发明装置能折叠收起,具有存放占用体积小、便于存放、操作简单快捷、防护刚度好及可多次重复使用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窗户加固机械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世界上第三的陆地面积,海洋面积世界第十,有辽阔的海岸线。每年沿海地区及内陆都面临台风的危害,因台风的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甚至威胁广大居民的生命安全。例如,2019年,台风利奇马从浙江沿海登录,在我国沿海一带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653亿元以上。历史上,莲娜台风在我国造成22万人的死亡,造成的经济损伤占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29%。
调查研究表明,台风从热带气旋发展而成。台风吹过建筑物,会引起非线性随机强迫振动问题,即风振响应。当门、窗被强风吹开或受损等突变事故发生时,在建筑物上形成了开孔,风从开孔突然涌入,建筑物脉动内压急剧增大,使屋盖结构受内外压共同作用而更容易遭受风致破坏。灾后调查显示窗户破坏产生突然开孔后内外压共同作用是屋面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市面上的门窗玻璃材料大都不能承受强台风带来的载荷,因门窗强度不够难以抵御台风,造成的房屋等损失巨大,并且因窗户碎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对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大风来临时,窗户的加固十分必要,尤其是在沿海强台风地区。为了抵御台风,最常用的方法使用胶带把整个窗户的玻璃粘贴起来,但加固效果有限,不仅在粘贴胶带的用量很大,而且在台风后清理胶带很费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窗户加固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窗户加固机械装置及使用方法,以帮助沿海地区居民降低台风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门窗加固机械装置包括整体支架模块、运动进给模块及玻璃固定模块。
所述整体支撑模块包括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支架4、固定圈10、固定杆11、销轴13及四个对称分布的鞋履3;所述支架4的中心区域设有第四圆形通孔4c,所述第四圆形通孔4c两边分别对称设置通槽4d,所述支架4两端分别布置第二圆形通孔4a和第三圆形通孔4b;所述固定杆11一端带有台肩,所述固定杆11依次穿过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所述支架4的中心区域的所述第四圆形通孔4c,所述固定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圈10通过焊接固连,所述固定圈10由两个相同的半圆环组成,所述两个相同的半圆环通过螺栓12连接起来;所述鞋履3的中部设有履槽3c,所述支架4的端部插入到所述鞋履3的所述履槽3c中,所述履槽3c的槽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形通孔3a,销轴13通过所述支架4上的所述第二圆形通孔4a和所述鞋履3上的所述第一圆形通孔3a将所述支架4与所述鞋履3连接起来。
所述转动进给模块包括丝杆1、两个上下对称分布的丝杆螺母2、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杆5、四个轴对称布置的拉杆6、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销2b、四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销14、四个对称分布的第三连接销15、四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7、四个对称分布的连接短杆16及四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滑块8;所述丝杆1的中间部分为环形限位槽1a,所述环形限位槽1a的两侧分布着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丝杆1的两端为光杆,所述丝杆1的下端面设有正六面体1b;所述丝杆螺母2与所述丝杆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螺母2上开有螺纹通孔2a,所述第一连接销2b与所述丝杆螺母2通过焊接固结在一体,所述第一连接销2b依次通过两个所述拉杆6的第九圆形通孔6a,所述第一连接销2b与所述第九圆形通孔6a间隙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5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金纳米成像方法
- 下一篇:多密级情报分类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