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胶藻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15157.9 申请日: 2020-04-21
公开(公告)号: CN111394254B 公开(公告)日: 2022-11-25
发明(设计)人: 童文连;鲍君美;张杨康 申请(专利权)人: 杨凌海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12 分类号: C12N1/12;C12N1/02;A23K50/80;A23K10/16;C12R1/89
代理公司: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代理人: 罗炳锋
地址: 712199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异胶藻粉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藻类技术领域,公开了异胶藻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异胶藻培养液,步骤2)高密度培养,步骤3)制备藻粉。本发明通过絮凝沉淀藻细胞,然后经过冷冻干燥粉碎制得藻粉,可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市场应用价值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藻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异胶藻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藻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不少藻类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还有维持水产品幼苗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苗种的各项生理机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维生素E具有促进水产动物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补体活力,增强水产动物幼体的免疫能力;在对虾配合饲料中添加鱼腥藻粉可以明显提高对虾的生长速度及抗病害能力。因此鱼腥藻、小球藻等优良藻种在鱼虾苗种培育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配合饲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单胞藻作为鱼虾育苗前期的饵料,苗种的成活率更高,育苗能高产稳产。因此,不少地区采用单胞藻类适当添加非生物饵料的方法来培育幼体。不同藻种在营养指标的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多种藻类混合调控方式有利于多种营养元素的均衡供给,从而保证了幼体的生长、发育和顺利变态。 藻类种类繁琐,数量较大,但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饵料藻类只有少数几种,其中有小球藻(我国第一个人工培养的微藻)、盐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等边金藻等,此外,中肋骨条藻、异胶藻、扁藻、新月菱形藻也逐步开始养殖。

除了作为直接饵料外,微藻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用于饲喂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次级饵料,能够明显强化次级饵料生物体内所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的含量,进而满足水产动物幼体对优质次级饵料的需求。这些优良藻种的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苗种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育苗技术的进步。随着健康养殖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可以预见在未来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培育中,这些藻类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异胶藻是良好的饵料藻类,但是对人工高密度养殖研究却较少。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报道,CN106591137 A所公开的一种异胶藻培养基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KNO3:300 400mg/L;KH2PO4:10mg/L;FeSO4•7H2O:2.5mg/L;Na2EDTA:10mg/L;MnSO4:0.25g/L:VB1:6mg/L;VB12:50ug/L;添加剂:0.5 3g/L;6-BA和萘乙酸制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培养异胶藻时,使异胶藻具有生长速率快、细胞密度大的特点。CN104130945 A利用皮革厂废水培养异胶藻,能够实现皮革厂废水中有用物质的重复利用且可提高异胶藻生长速度及营养成分含量,达到保护环境和生产生物资源的双重效果,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无污染、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高,既解决了皮革厂废水污染的问题,又解决了异胶藻生长慢、产量低、效益差、易污染、营养成分含量低的缺点,实现了异胶藻的生产培养。但是上述方法存在成本高、水体不够洁净容易携带污染物、密度不够大以及环境友好性差等缺陷。

不同藻类的培养条件差异较大,无法套用和照搬。申请人之前的专利技术“一种高密度培养异胶藻的生产工艺”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大幅提高了异胶藻的生物量。在此基础上,申请人继续对异胶藻进行收集和加工,以制备出可以在养殖业应用的产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异胶藻粉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异胶藻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异胶藻培养液,步骤2)高密度培养,步骤3)制备藻粉。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异胶藻培养液:往f/2培养基中添加碳酸氢铵和油菜素内酯,得到异胶藻培养液;

步骤2)高密度培养:挑选生长旺盛、无污染的异胶藻接入到含有异胶藻培养液的培养池中,控制温度为23-28℃,红光照射,通入空气流量为0.4-0.6vvm,培养7-9d,得到藻液;整个培养过程中,通过流加氯化钠水溶液控制盐度为22-2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海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杨凌海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5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