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高强度低Si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5007.8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温澄;罗干;甘俊旗;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04 | 分类号: | C22C21/04;C22C1/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本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强度 si 铸造 铝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热高强度低Si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组分组成为:2.5~4.5%Si;2.0~3.0%Zn;0.8~1.2%Fe;0.2~0.4%Mg;0.1~0.3%Co;0.03~0.1%Sr;0.02%~0.05%B;0.05~0.15%RE;余量为Al;制备方法包括高温熔化铝合金、辅加元素及微量元素多元复合合金化处理、精炼除渣、铸造成型。本发明充分发挥Mg和Co元素辅合金化,Sr、B和RE元素微合金化的复合协同作用,解决了合金的强化和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相互制约的问题,实现了铸造铝合金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同步提升,获得兼具高导热和高强度的通讯散热类器件用低Si铸造铝合金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铝合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导热高强度低Si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和信息通信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铸造铝合金由于具备优良的铸造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特点,同时兼具低成本、低密度和可成型复杂薄壁零部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产品、通信器件(如基站散热器)的压铸生产。当前,铝合金铸造通讯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DC12合金,其基础成分为Al-Si共晶(Si含量在11~12%),但其热导率仅96W/(m·K),远不及纯铝的一半。随着5G通信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和通信设备的单位体积运行功率和发热量越来越高,这要求材料不仅要具备高的强度还需要较高的散热性能,以往单一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技术的发展要求。因此,如何保证铸造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合金的导热性能是非常关键的技术问题。
铸造铝合金产品一般通过在铝基体中引入固溶原子、析出强化相或中间相来强化铝合金。而根据金属导热的微观机制分析,铝合金中晶体点阵中缺陷、固溶原子或析出相会造成电场周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导热电子的散射几率增加,降低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导致合金的导热性能下降。因此,通常认为,铝合金的强化与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构成矛盾,如何同时提高铸造铝合金的导热性能与强度(力学性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其中对铝合金的导热、力学和铸造性能进行平衡优化,适当降低Si含量是高导热铝合金开发的途径之一。同时优化选择对导热抑制较小,并可显著提高合金强度的元素进行多元复合微合金化处理,是克服铝合金的强化与材料导热性能相互制约问题的关键,实现合金的导热、力学和铸造性能同步提升的有效途径。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3526082A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率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技术通过降低合金元素Si含量至5.0~7.5%,辅以添加微量的B、Ti和Zr等元素,合金铸态下的热导率达160W/(m·K)。但是,该方法中合金强化元素较少,仅含有Mg(0.25~0.5%)、Fe(0.2%)和Cu(0.2%),导致合金力学性能较低,铸态下抗拉强度仅为135MPa,延伸率仅为2.8%。该技术虽然获得导热率较高的合金,但是其铸态力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5G通信时代下对结构散热器件的强度需求,限制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范围。
中国发明专利CN10461971B公开了一种压铸用高热传导铝合金,该专利将Si含量进一步降低至0.5wt.%以下,添加一定量的Fe(1.2~2.6wt.%),合金热导率最高可达192W/(m·K),但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布氏硬度仅有142MPa和34.7HB。该合金获得了优异的导热性能,但力学性能较低;因单一追求导热性能而导致力学性能较低,不满足结构散热器件的强度要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5177368A提供了一种高导热高导电的压铸稀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申请控制Si含量为0.5~2.0wt.%,Fe含量0.2~0.6wt.%,复合多种稀土元素La、Ce和Y,合金的热导率达162W/(m·K),抗拉强度为221MPa。该方法尝试对铝合金的导热和力学性能进行平衡优化,基本上克服了这两种性能相互制约的问题。但是,该申请为保证材料较高的导热性能,其Si和Fe含量较低,低含量的Si元素将显著降低合金的流动充型性能,低含量的Fe元素将影响压铸制品的脱模性能,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该申请公开的合金中稀土元素的种类及含量较多,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生产的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5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防火保温墙体
- 下一篇:高阻隔软包装膜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