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4586.4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9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王国华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操作 释放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包括吸尘器壳体和尘杯,吸尘器壳体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尘杯一侧可转动在吸尘器壳体上、卡合在容纳腔内,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锁扣板,锁扣板通过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弹性连接在安装槽内,锁扣板的前端抵在尘杯的侧壁上,尘杯上设置有对应锁扣板的条状凸块,凸块沿尘杯的轴向布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使用者一只手就可以完成尘杯的释放和安装,操作简便,提高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尘杯释放机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清洁工具。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吸尘器吸取的尘屑最终都落入尘杯中,因此利用吸尘器进行清理工作后,需要清理尘杯。
清理尘杯的第一步是释放尘杯,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尘杯释放结构都是需要一个外露按钮,释放尘杯时,按住按钮,解除尘杯的锁止状态,从而释放尘杯。这种尘杯释放结构通常需要双手去操做,对于用户的使用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解决了尘杯释放时需要双手进行操作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包括吸尘器壳体和尘杯,吸尘器壳体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尘杯一侧可转动在吸尘器壳体上、卡合在容纳腔内,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锁扣板,锁扣板通过至少一个弹性部件弹性连接在安装槽内,锁扣板的前端抵在尘杯的侧壁上,尘杯上设置有对应锁扣板的条状凸块,凸块沿尘杯的轴向布置。
进一步地,容纳腔的截面呈半圆形。
进一步地,锁扣板的长度大于凸块的长度。
进一步地,锁扣板的后端设置有凹槽,弹性部件固定安装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锁扣板通过两个弹性部件弹性连接在安装槽内,两个弹性部件沿尘杯的轴向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弹性部件为弹簧。
进一步地,锁扣板一侧设置有滑块,安装槽内设置有对应滑块的滑槽,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尘杯的侧壁上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地,尘杯下方设置止挡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中,释放尘杯的过程为:一只手利用提手抬起尘杯,尘杯转动、脱离容纳腔,由于尘杯在锁止状态下时,尘杯上的凸块位于锁扣板的下方,此时凸块跟随尘杯运功,挤压锁扣板,锁扣板挤压弹簧、收缩到容纳腔的侧壁内,尘杯解除锁定状态、得到释放。反之,尘杯在本身的重力和放下的惯性作用下落入容纳腔中,凸块将锁扣板挤压回去,凸块位于锁扣板下方之后,锁扣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锁住尘杯。锁扣板的截面呈锥形,在凸块向上或向下运动时与锁扣板的接触面都是斜面,凸块可以更顺利的挤压锁扣板,而不会被锁扣板卡住。容纳腔的截面呈半圆形,使得尘杯卡合的更平稳。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使用者一只手就可以完成尘杯的释放和安装,操作简便,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的结构拆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尘杯释放机构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春菊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45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