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压料机构的端子压接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4284.7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萧森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荃华(福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H01R43/055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张灵芬 |
地址: | 36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机构 端子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压料机构的端子压接模具,包括压料机构,压料机构包括座体和用于伸入端子料带的工艺孔中的压爪,压爪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座体上,座体与压爪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座体上设置有输送部,输送部位于端子料带的输送方向上,以端子料带的输送方向为从后至前,压爪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抵接部包括倾斜段和位于倾斜段的前侧的直段,倾斜段与直段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并形成尖端,尖端抵接于输送部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压料板无法压住端子料带时,通过压爪将端子料带进行定位,令端子料带始终处于压接状态,有效利用整盘端子料带中的端子,提高了端子料带中端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压接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压料机构的端子压接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在生产中通常包括减剥工序、压接工序及总装工序。其中,压接工序是线束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使用压接机将端子通过挤压变形,使该端子与电线牢固连接的过程。
压接机包括端子压接模具,端子压接模具有多种类型,工厂中常用的端子压接模具为欧式压接模具、日系压接模具以及本申请人申请的“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端子压接模具”,这些端子压接模具的送料方式都是利用送料机构,以对端子料带进行输送。
如图1-2所示,以端子料带40a在端子压接模具上的输送方向为从后至前的方向,该端子料带40a包括料带41a和设置于料带上的若干个端子42a,料带41a上开设有若干个工艺孔411a,各工艺孔411a 分别对应位于每相邻的两端子42a之间。其中,送料机构安装于压接机的模具座20a的后侧,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爪11a和托料台,送料爪 11a用于滑入端子料带40a的工艺孔41a中,带动端子料带40a向模具座20a的方向移动一个端子的位置,托料台上设有压料板13a,压料板13a沿端子料带的输送方向布置。这样,在生产过程中,压料板13a压住端子料带,使端子料带不会晃动或由于惯性滑动,保证了送料的稳定性。
但是,送料机构位于模具座20a的后侧,导致在输送端子料带的最后一段(即每盘端子料带中最后一段约有4-16颗的端子)时托料板13a无法压住端子料带,此时端子料带是松动的状态,又因送料爪 11a在压接机的上模30a向下冲压时会向后退,使得送料爪11a带动端子料带向后移动,这样就无法对端子料带的最后一段上的端子进行压接,造成了端子的浪费。而且,根据工厂的产量来计算,每年端子的年用量约为4000万颗,而浪费的端子余料约为6万颗,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同时,整盘端子料带被压接到最后一段时,压料板13a无法压住端子料带,故造成端子料带送料不准,容易使压接机的下模具向下冲压时空压而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压料机构的端子压接模具,其能够有效利用端子料带上的端子,提高端子料带中端子的利用率,并且,避免了压接机的模具刀片受到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压料机构的端子压接模具,包括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座体和用于伸入端子料带的工艺孔中的压爪,所述压爪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座体与所述压爪之间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座体上设置有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位于所述端子料带的输送方向上,以所述端子料带的输送方向为从后至前,所述压爪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包括倾斜段和位于所述倾斜段的前侧的直段,所述倾斜段与所述直段的第一端相互连接并形成尖端,所述尖端抵接于所述输送部处。
所述压爪通过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座体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插孔和连接块,所述插孔开设于所述座体上,所述连接块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插孔内,且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伸出于所述插孔外,所述压爪安装于所述连接块的后端处,并且,所述伸缩弹簧张紧于所述座体和所述连接块之间。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连接块的前端接触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座体上,且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连接块的前端的上方,当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连接块的前端接触配合时所述尖端位于所述输送部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荃华(福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荃华(福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4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低温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GRG吊顶的叠层可变式钢架装配结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