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14115.3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0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 发明(设计)人: | 森永润一;纸谷晋吾;小川胜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董煜晗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可抑制由于取向膜材料的涂覆不均而引起的显示不良的液晶显示装置。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具备: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其保持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上述第一基板具有向上述液晶层侧突出的主隔离物以及子隔离物,上述主隔离物的高度比上述子隔离物的高度高,上述第二基板在上述液晶层侧的面具有取向膜、与上述主隔离物抵接的主台座部、以及与上述子隔离物对置的子台座部,上述主台座部的顶部的面积大于上述主隔离物的顶部的面积,上述子台座部的顶部的面积小于上述子隔离物的顶部的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是为了显示而利用液晶组成物的显示装置,其代表的显示方式为,通过从背光源对在一对基板之间封入了液晶组成物的液晶面板照射光、对液晶组成物施加电压而使液晶分子的取向变化,由此控制透过液晶面板的光的量。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薄型、轻型以及低耗电量之类的特长,因此可用于电视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汽车导航等电子设备。
液晶面板具有在一对基板之间密封有液晶层的结构,一对基板之间的距离(单元厚)由隔离物决定。作为隔离物,有时不仅设置用于控制单元厚的主隔离物,还为了确保液晶面板被加压时的强度而设置比主隔离物低的子隔离物。而且,有时作为强度对策,在与隔离物对置的基板配置有台座部。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其具备形成于对置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的高度不同的构造物(主隔离物以及子隔离物)、和支撑形成于TFT基板的隔离物的构造物(台座部)(参照实施例4、图3、19、20)。在该结构中,在TFT基板侧以及彩色滤光片基板侧有构造物,规定单元厚的构造物(主隔离物)的高度通过TFT基板侧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侧的构造物的高度合计而成的高度来决定。另外,对于为了在对液晶面板施加了外部负荷时支撑面板而构成的构造物(子隔离物)的高度而言,若合计TFT基板侧和彩色滤光片基板侧,则设定为比规定单元厚的构造体的高度小0.3~1.0μm左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896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图12是表示以往的液晶面板中的子隔离物与台座部的配置关系的平面示意图。图13是表示以往的液晶面板中的子隔离物与台座部的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那样,在以往的液晶面板中,为了即便在基板贴合时产生偏离也使隔离物与台座部相互对置,通常台座部的面积大于隔离物的面积。
然而,在作为强度对策而配置有较多个子隔离物的情况下,台座部与邻接的台座部之间的间隔变窄,因此有时在配置有台座部的基板中,产生因取向膜材料的涂覆不均等引起的不良状况。特别是在各像素中,在用于连接像素电极和TFT的漏电极的接触孔设置于台座部与邻接的台座部之间的情况下,配置有台座部的基板产生较大的槽状的高低差,因此均匀地形成取向膜较为困难。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由于取向膜材料的涂覆不均而引起的显示不良的液晶显示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具备: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其保持于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上述第一基板具有向上述液晶层侧突出的主隔离物以及子隔离物,上述主隔离物的高度比上述子隔离物的高度高,上述第二基板在上述液晶层侧的面具有取向膜、与上述主隔离物抵接的主台座部、以及与上述子隔离物对置的子台座部,上述主台座部的顶部的面积大于上述主隔离物的顶部的面积,上述子台座部的顶部的面积小于上述子隔离物的顶部的面积。
(2)另外,本发明的某个实施方式是液晶显示装置,其在上述(1)的结构的基础上,上述子台座部的底部的面积小于上述主台座部的底部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4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