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企业用电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3364.0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张治亮;徐乃林;卢明恒;法永山;沈江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飞创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2/06;G01R19/00;G01K13/00;G01L19/00;G01S19/42;G06Q30/02;G06Q50/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企业 用电 智能化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企业用电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服务端、智能网关、用电监测子系统、用电分析子系统、用电故障诊断子系统、多渠道自助服务子系统以及设备端;用电监测子系统与设备端通信连接,用电监测子系统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端通信连接,用电分析子系统与用电监测子系统通信连接,用电分析子系统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端通信连接,用电故障诊断子系统与设备端通信连接,用电故障诊断子系统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端通信连接,多渠道自助服务子系统与用电监测子系统通信连接,多渠道自助服务子系统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端通信连接;借此,提升了供电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互动性,用电服务管理个性化程度高,不需要更新设备,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智能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企业用电智能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障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满足经济社会用电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智能电网刻不容缓,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大力发展,对电网可靠性以及能源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用电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电网与用户灵活的双向互动,而需求响应作为用能互动中最重要的实现方式之一,通过价格或激励等方式引导用户改变用电负荷以参与电网调峰,通过用户主动参与优化用电方式以提升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目前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超过70%,能源消费结构与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矛盾及环境制约因素逐渐显现,新形势下在工业领域应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工业用能方式和用能效率,发展绿色制造,确保工业、电力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优化集团企业用电策略的主要以节约电力资源使用为前提,以赢得最大经济收益为目标,以培养员工新的用电理念为支撑,集团企业的用电策略,除了坚持以前的节约、高效、效率最大化之外,还可以适当的加大对电力的消费,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让集团企业赢得更大的盈利,对基于STN的生产用电负荷建模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STN的生产过程,生产设备用电负荷建模,以及舒适度的温控设备用电负荷建模,智能用电管理的数字模型。
现有技术用电策略侧重于从电能供给侧采取措施,采用更新设备等方式,进行用电管理,成本较高,而与需求侧用户互动性较低,用户接受度不高,总之,现有技术用电服务个性化程度不高,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企业用电智能化管理系统,其用于根据企业的自身用电情况实现个性化的管理,节能环保,并且,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花费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企业用电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服务端、智能网关、用电监测子系统、用电分析子系统、用电故障诊断子系统、多渠道自助服务子系统以及设备端;其中,
所述用电监测子系统与设备端通信连接,用于对设备端进行实时监测,采集设备端的用电信息,并将采集的设备端的用电信息存储于存储器中,所述用电监测子系统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端通信连接,用于将采集到的设备端的用电信息通过智能网关上传至服务端;
所述用电分析子系统与用电监测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对用电监测子系统所采集的设备端的用电信息进行用电分析,所述用电分析子系统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端通信连接,用于将用电分析结果上传至服务端;
所述用电故障诊断子系统与设备端通信连接,用于对设备端的用电故障进行诊断,并得出诊断结果,所述用电故障诊断子系统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端通信连接,用于将诊断结果通过智能网关上传至服务端;
所述多渠道自助服务子系统与用电监测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用电监测子系统所采集的设备端的用电信息与营业厅平台实现服务对接,所述多渠道自助服务子系统通过智能网关与服务端通信连接,用于将服务对接信息上传至服务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飞创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飞创电力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3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块矩阵补全的异构对象补全方法
- 下一篇:无感支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