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12859.1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姚圣杰;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B32B15/18;B21B1/38;B21B47/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创融蓝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76 | 代理人: | 樊坤 | 
| 地址: | 264209***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板包括:中间夹层,所述中间夹层为Mn‑B钢基层;叠放层,所述叠放层至少为两层,两层所述叠放层分别设置于所述中间夹层的上下两侧;所述叠放层为具有顺磁性的金属层;形成复合板时,两层所述叠放层分别设置于中间夹层上下两侧,沿叠放层与中间夹层连接处的边缘贴合后,经边缘的密封连接以形成叠层式的复合板。利用一种Mn‑B钢作为基体金属,替代常规的Q235或Q345等普碳钢材料,由于B元素的加入,使得基体金属(碳钢)具有优良的淬透性,极易通过后续的淬火等热处理方法获得更高的强度。通过两种不同材料的合理厚度搭配以及轧制‑热处理工艺制度的优化实现高强塑性复层板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由于同时具备不锈钢及基材的优点,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水淡化、制盐、核工业、食品行业、水利设施建设等行业,与同规格的纯不锈钢相比,明显减少了不锈钢的用量,不仅能节约成本40%~50%,而且也可大量节约镍等合金元素。
但是,目前针对上述不锈钢复合板的基材选用,一般均采用Q235、Q345等常规普碳钢品种,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类钢材具有较低的成本。很少有产品在覆层材料(即不锈钢层)的成本控制上进行开发。目前,利用Mn-N复合添加替代Ni以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成本,已成为低成本奥氏体不锈钢开发的趋势,其中201,J1,J3,J4等牌号不锈钢就是在这一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典型产品,其Ni含量在上述产品中降低至1%左右,使得这类不锈钢材在兼具一定耐腐蚀性的同时,成本要比常规的304、316等奥氏体不锈钢大幅度降低。
同时,诸多应用场合中,除了需要借助覆层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之外,还要求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塑性等综合力学性能,从而满足一些轻量化以及安全性的要求,比如乘用车、商用车、电梯轿厢等制造领域。这就使得传统的以Q235、Q345为基材的不锈钢复合板无法提供足够的强度增量,轻量化效果不足。这也是现有的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强塑积不高(一般不超过30GPa%)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宽幅复合板尤其是薄板的生产工艺上,还是以轧制的方式居多。其中包括热轧以及冷轧。热轧复合板最大的特点在于能够生产多种厚度规格的复合板,包括中厚板材,并且由于热轧属于高温轧制,通常轧制温度均在1000摄氏度以上,易于获得具有良好界面结合性能的产品。但是,高温热轧也会造成界面厚度波动,以及碳扩散层厚度较大,易削弱不锈钢复层耐腐蚀性等问题。冷轧复合板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上述热轧复合板存在的不利之处,但是冷轧最大的问题在于首道次需要极大的变形量,通常超过50%,轧制能耗大且对于轧机来说负载过大,可操作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增量大、强塑积(即综合力学性能)强的复合板以及该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复合板,包括:
中间夹层,所述中间夹层为Mn-B钢基层;
叠放层,所述叠放层至少为两层,两层所述叠放层设置于所述中间述夹层的上下两侧;
所述叠放层为具有顺磁性的金属层;
形成复合板时,两层所述叠放层分别设置于中间夹层上下两侧,沿叠放层与中间夹层连接处的边缘贴合后,经边缘的密封连接以形成叠层式的复合板。
本技术方案中,基于中锰奥氏体不锈钢与Mn-B系碳钢的复合板,其整体材料成本要比传统304或316奥氏体不锈钢与Q235、Q345等普碳钢复合的板材低。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锰含量的增加,使得此奥氏体不锈钢的塑性(延伸率)优良,能够为轧制复合板的塑性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2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多功能空调加湿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超材料的双波段太赫兹增透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