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12388.4 申请日: 2020-04-20
公开(公告)号: CN111388392A 公开(公告)日: 2020-07-10
发明(设计)人: 邓凯;陈丽碧 申请(专利权)人: 邓凯
主分类号: A61K8/9794 分类号: A61K8/9794;A61K8/9789;A61K8/67;A61K8/34;A61Q19/00;B65D1/02;B65D51/32;B65D41/04
代理公司: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代理人: 刘志敏
地址: 410018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保湿 面膜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面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祛痘保湿面膜;所述睡垫包括渗透层;所述瓶体下方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中心线位置转动连接有转管;所述转管外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弧形板;每个所述弧形板均为上下两侧与转管固连;且弧形块为弹性材料制成;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在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面膜大部分都含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当人体长时间使用后面膜内的化学药品会对皮肤造成缓慢损伤,同时市场上使用的面膜存储瓶太过于单一,在使用时通常直接用手沾取涂抹,从而容易将手上的细菌沾附在存储瓶内的面膜上,从而提高面膜内的细菌数量,当涂式面膜长时间储存时,面膜内的营养液会缓慢挥发,从而使面膜出现干结的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面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祛痘保湿面膜。

背景技术

青春痘又名痤疮、粉刺。青春痘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青春痘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青春痘丙酸杆菌大量繁殖,青春痘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面膜,是护肤品中的一个类别。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弥补卸妆与洗脸仍然不足的清洁工作,在此基础上配合其它精华成分实现其它的保养功能,例如补水保湿、美白、抗衰老、平衡油脂等等,关于对祛痘保湿面膜的介绍,可见刊期:崔希宣,洪锡京,李欣,李斌,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09),但是目前祛痘保湿面膜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面膜大部分都含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当人体长时间使用后面膜内的化学药品会对皮肤造成缓慢损伤,同时市场上使用的面膜存储瓶太过于单一,在使用时通常直接用手沾取涂抹,从而容易将手上的细菌沾附在存储瓶内的面膜上,从而提高面膜内的细菌数量,当涂式面膜长时间储存时,面膜内的营养液会缓慢挥发,从而使面膜出现干结的现象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关于祛痘保湿面膜的方案,如专利号201910798245.6,专利名称为一种含有天然成分抗炎祛痘面膜的专利,该技术方案采用多种试剂制备的面膜,由于试剂内含有少量的化学成分,从而会对皮肤在成损伤。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祛痘保湿面膜,制作了特殊的存储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祛痘保湿面膜,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在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面膜大部分都含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当人体长时间使用后面膜内的化学药品会对皮肤造成缓慢损伤,同时市场上使用的面膜存储瓶太过于单一,在使用时通常直接用手沾取涂抹,从而容易将手上的细菌沾附在存储瓶内的面膜上,从而提高面膜内的细菌数量,当涂式面膜长时间储存时,面膜内的营养液会缓慢挥发,从而使面膜出现干结的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祛痘保湿面膜;由以下原料制成:

皂角10-15份、升麻8-12份、绿豆5-8份、杏仁3-5份、红枣肉10-13份、楮实7-9份、桂花5-7份、白芨4-6份、白芷3-5份、白丁香1-3份、零陵香2-3份、芦荟5-7份、抗菌剂3-5份、防腐剂2-4份、蒸馏水5-7份;

祛痘保湿面膜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上述原料中除抗菌剂、防腐剂和蒸馏水以外的中草药原料依次放入清洗除杂池内并对上述原料进行除杂清洗,除杂清洗结束后将上述原料放入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处理;通过对上述原料进行除杂和清洗可以将原料中的杂质和脏东西清理干净,从而防止原料内存在杂质影响面膜的品质和功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凯,未经邓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23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