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回收器及其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2101.8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0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凡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晨翔瑞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0 | 分类号: | B02C18/10;B02C18/18;B09B3/00;B09B5/00;C10B53/07;C10B57/00;C10K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回收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回收器及其回收方法,属于铝塑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破碎室,破碎室的下方设有裂解室,裂解室的底部设有冷却室,裂解室的内部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上套接有第一加热器,第一加热器的侧面设有多个搅拌片,搅拌片的内部设有第一电热丝。本发明通过设有裂解室并在裂解室的内部设有第一加热器和搅拌片,第三电机带动第一加热器旋转翻拌的同时也进行加热,能够使废旧铝料受热更加均匀,同时使加热速度升高,使废旧铝料裂解的更加充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器及其回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回收器及其回收方法,属于铝塑回收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铝塑料是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其主要材料选用低分子聚乙烯和铝箔,这种复合包装材料以其阻光、恒温、无毒安全和成本低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学品及日用品包装领域。但其使用后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若不进行回收,由于其无法降解,不仅损失了大量的铝和塑料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的铝塑料回收器是由多个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占地面积大,投入成本增加,同时现有的裂解炉都是单独存放通过天然气极热,但是存在电热丝的地方温度高,没有电热丝的地方温度低,导致受热不均匀,进而使裂解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回收器及其回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高效回收器,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破碎室,所述破碎室的下方设有裂解室,所述裂解室的底部设有冷却室,所述裂解室的内部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上套接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的侧面设有多个搅拌片,所述搅拌片的内部设有第一电热丝,所述裂解室的下方设有第二加热器,所述裂解室的外部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与所述第二加热器连通,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裂解室上的连接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破碎室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有螺旋状的破碎刀片。
优选的,所述破碎室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活动连接的用以密封的第三电磁铁,所述破碎室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
优选的,所述裂解室的顶部密封安装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除尘器,所述密封罩与所述出料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除尘器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上活动安装有过滤栅网,所述过滤栅网为波段式折叠状过滤栅网,所述过滤栅网上固定安装有固定钮,所述滑槽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钮相互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除尘器上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插入冷却室的内部,所述冷却室上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电磁铁相互配合的第一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器包括电热丝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加热器内部的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进气口。
一种高效回收器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废旧铝料用切割机切割成块状,并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水份备用;
步骤2:将烘干后的废旧铝料放入破碎室的内部并启动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带动破碎刀片对废旧铝料进行粉碎;
步骤3:对第三电磁铁断电,使粉碎后的废旧铝料进入裂解室的内部,进行裂解;
步骤4:将裂解后的产生的气体通过除尘器进行过滤除尘,同时使多余的气体通过气泵的吸收进行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晨翔瑞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晨翔瑞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2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