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极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11758.2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9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聪;谢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口博澳国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孟仕杰 |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美兰***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极耳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金属带,所述第一金属带的第二端热复合极耳胶;第二金属带,所述第二金属带的第一端通过导电聚合物与所述第一金属带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导电聚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52‑60份高分子树脂、40‑48份导电剂和50‑100份溶剂。本发明的电池极耳包括能够在温度升高时膨胀而增大电阻的导电聚合物,使得当电池外部电路发生故障导致电路电流增大而出现过流时,可有效降低电流,起到过流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池极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工具等电动设备,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锂离子电池由于材料体系及制成工艺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发生短路的风险,另一方面,锂离子电池存在由于外部电路发生故障导致路电流增大而出现过流的情况,而无论是短路还是过流都会对锂离子电池造成损坏,继而引发安全问题。
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极耳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其中负极耳一般由镍带或铜带与极耳胶按一定尺寸组合而成,正极耳由焊接端铝带及外露端镍带构成,外露端镍带通过激光焊接将铝带转接在一起,并与极耳胶按一定尺寸组合而成。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包括外露端、极耳胶位、极片焊接端三部分。极耳胶是极耳上绝缘的部分,它的作用是电池封装时防止金属带与铝塑膜之间发生短路,并且封装时通过加热(140℃左右)与铝塑膜热熔密封粘合在一起防止漏液。
当电池短路或者使用电流过大时,电池本身并无有效的过流保护措施,目前的过流保护措施大多是外接热敏电阻(PTC)或外接保护电路,通过外接的方式实现过流保护不仅增加了制备工序、生产成本,而且还不利于电池的薄形化。此外,对于大电流电池而言,电池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开关温度时,热敏电阻瞬间剧增,回路中的电流则瞬间减小到安全值,也就是说,热敏电阻动作后,电路中的电流大幅度降低,使得低于电池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即热敏电阻无法对电流大小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耳,该电池极耳包括能够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并使电阻增大的导电聚合物,使得当出现过流时,电池极耳的温度升高,导电聚合物的温度随之升高并膨胀,使得导电聚合物的电阻增大,从而有效降低电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的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得到的电池极耳本身具有过流保护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极耳,包括:第一金属带,所述第一金属带的第二端热复合极耳胶;第二金属带,所述第二金属带的第一端通过导电聚合物与所述第一金属带的第一端连接,其中,所述导电聚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52-60份高分子树脂、40-48份导电剂和50-100份溶剂。
优选地,所述高分子树脂可为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导电剂可为炭黑和/或碳纤维。
优选地,所述溶剂可为N-甲基吡咯烷酮。
优选地,所述导电聚合物可由高分子树脂、导电剂和溶剂混合搅拌而成。
优选地,搅拌温度可为80-100℃,搅拌时间可为6-8h,搅拌速度可为500-1000转/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洗第一金属带和第二金属带,并进行表面粗化处理;
(2)在所述第一金属带的第二端的两侧热复合极耳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口博澳国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口博澳国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1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资源需求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炉体长晶数据多重备份方法





